top of page


沒想到找人幫忙看似簡單,卻這麼有用 / 看見心理 黃子銘心理師
黃子銘 Marco Huang 諮商心理師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生活中好像有些事不太順,但又不至於糟到需要別人幫忙,所以你就這樣跟它共存,一起長大。對我來說,「不會時間規劃」就是這樣的事。那天我突然驚覺,自己一直有好多事想做:想看書、想寫文章(草稿已經累積上百篇)、想學語言、想練身材,想做的事情數都數不完。但每次有了大把時間,我就會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結果就是這個做一下、那個碰一下,最後什麼也沒完成。久而久之,樣樣通、樣樣鬆,什麼都會一點,但什麼也不精。這個狀況其實從我學生時代就開始了。雖然不至於造成什麼大問題,但在年末回顧,或偶爾一回神,總會發現:欸?怎麼那些曾經立下的目標都沒完成,而時間早已悄悄過去。許多人生活中都有很多這種「不至於很嚴重,但就是卡卡的」小困擾,例如:雜亂的房間、約不成的朋友、陽台快枯死的植物、偶爾出現的莫名其妙情緒、拖延的習慣、突然冒出的空虛感、或總是弄丟東西──這些,讓人不舒服,卻也不足以讓我們覺得非改不可。於是這些小小的習慣可能就會不知不覺伴隨我們數十年。 對於「不會安排時間」,我以前總告訴自己
admin_SeeingCounseling
1天前讀畢需時 3 分鐘


嘿,你沒有自己想得這麼糟─給經常自我批評的你/看見心理 黃子銘心理師
黃子銘 Marco Huang 諮商心理師 國中時期的我,常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更不是師長眼裡的「乖小孩」、「優秀的學生」。那段時間,不只對自己沒自信,也因為生活上的挫折而感到十分痛苦,於是鼓起勇氣傳了簡訊給我的國中班導求助。我告訴她,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很糟糕,想找人聊聊,卻不知道該找誰。老師推薦我去找彰基的一位精神科醫師談談心。那是將近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心理諮商還不像現在被大眾所認識,我甚至沒聽過「心理諮商」這個詞。雖然我也不確定精神科到底能帶來什麼幫助,但我還是決定掛號看看。一走進診間,醫生問我:「怎麼啦?」我忍不住向醫生傾訴我覺得自己有多糟糕,我告訴他,大人們總說我做事三分鐘熱度、沒有恆心,連一本書都看不完,我還有好多好多的缺點數都數不完,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差。醫生拿過我手上的書翻了翻,然後笑著說:「我自己也常常沒辦法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不過翻目錄、挑自己有興趣的章節看,其實是很有效率的方式啊,不一定非得從頭到尾讀完。」聽到醫生這麼說我非常驚訝:原來醫生也跟我一樣,沒辦法把一整本書讀完阿。可是他都當到醫生了,看不完一整本書好像也沒有阻止他成
admin_SeeingCounseling
10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長大不能解決的事 / 看見心理 葉力溱心理師
葉力溱 Lillian Yeh 諮商心理師小時候,我們總以為「長大」是一把萬能鑰匙,能自動解開所有困境的鎖。那些說不出口的委屈、無法改變的無力感,被悄悄收進心裡的某個角落,告訴自己:「等我長大了、變得夠強、賺到了錢、可以獨立生活,這些就不算什麼。」 然而,成長不是魔法。 當年那個用乖巧換來安全的孩子,在成年後的人際關係里,依然恐懼衝突;那個習慣獨自消化情緒的人,面對親密關係時,仍下意識築起高牆。這些被擱置的感受,往往在某個猝不及防的時刻翻湧而出——也許是一次似曾相識的拒絕,或是一句無心的批評。創傷從未消失,它只是潛伏著,等待我們在某個契機下承認:「原來光是長大,並不能讓傷痛自動痊癒」 。 已經長大的我們,在很多似曾相識的時刻,仍然重複著過去的、熟悉的因應方式。在那個當下,我們彷彿回到過去,還是那個小小的、充斥恐懼或無力感的孩子。 如果你感到迷茫困惑、需要尋求幫助,不妨看做是終於在潛意識裡準備好向探索及復原之路邁進的訊號。我們可以好好一同在諮商裡照顧內心那個還沒跟上「長大」腳步的、留在過去的感受。它們之所以浮現,不是因為脆弱,而是在傳達現在的你,已
admin_SeeingCounseling
10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無路用的人》:男性失戀後的自卑與沉默崩塌 / 看見心理 徐嘉妤實習心理師
徐嘉妤 Cheryl Hsu 實習心理師「你離開彼一工,我變成無路用的人,佇無你的世界,做咱無路用的夢。」—馬克 × 滅火器 × 阿跨面《無路用的人》這首歌由饒舌歌手馬克與滅火器主唱楊大正、阿跨面共同創作,以濃濃的台語情緒,唱出男性在失戀後,那種「無聲崩塌」的狀態。它不只是失戀情歌,更是一首說出男性情緒壓抑與自我否定的心裡感受,那句「我變成無路用的人」,也許正好是你曾經說不出口的心聲。男性失戀的痛,有時比誰都深失戀對每個人都痛,但對許多男性來說,這份痛往往悶著、不說、不表達,只會在夜深人靜或聽見某段歌詞時,突然崩潰。這不是矯情,也不是懦弱,而是社會文化、性別期待,讓他們「學會忍」,卻沒有機會「好好痛」。 為什麼男性在失戀後特別容易感到「無路用」?1.自我價值常與「被需要」緊緊綁在一起 • 男性常把自我認同建立在經濟、責任與照顧能力上 • 在愛裡也習慣透過「我能不能讓你幸福」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 當這段關係結束,連自我價值也瞬間崩毀2.文化壓力讓男性「習慣不說」 • 從小被教導「男兒有淚不輕彈」 • 痛苦時,選擇壓抑、不說,甚至裝沒事 • 情緒得不
admin_SeeingCounseling
10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這個情緒是我的,還是別人的?-給高共感與高敏感者的界線小練習/ 看見心理 林少湲心理師
林少湲 Bonny Lin 諮商心理師常常來訪者會好奇地問:「心理師你聽這麼多抱怨、不開心的事,不會覺得很負能量嗎?」通常會問這樣問題的你,往往是情緒感受力很強、但還沒學會怎麼消化和分辨情緒責任與界線的族群。「有時候只是跟一個人講話、走進一個空間,甚至只是看到一段訊息,就突然覺得焦躁、沮喪、心累……但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我會這樣?」你知道嗎?有時候你感受到的情緒,其實並不全是你的如果你是共感力很高的人,你可能在無意識中吸收了許多外界的情緒,但忘了「他們其實不是你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很容易「感覺得到」,卻沒有「辨別清楚」。情緒像水,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情緒的容器、沒有界線,那些水就會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感覺、什麼是他人的情緒反應,而讓自己過度耗損,也可能是停止呼吸、憋著的去撐著因應情緒。有時候,我們的身體記得過去的生存方式我們曾經學會去觀察父母的臉色、調整自己的情緒,只為了讓家裡更和平,讓自己「被喜歡」、「不造成負擔」。這些經驗也讓我們長大後更容易 • 誤以為別人的悶,是在生自己的氣 • 看到別人不快樂,就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 把共感變
admin_SeeingCounseling
8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失去親人後的悲傷怎麼辦?5種自我照顧方法陪你走過哀悼期 / 看見心理 徐嘉妤實習心理師
有些失去,不是一下子理解,而是一次次地意識到。那不是一次性的理解,而是反覆地、深刻地意識到他真的走了。悲傷不是問題,而是需要被照顧的過程失去,並不是結束,它是我們開始學著與「沒有他」的世界共處。悲傷,從來不是需要被處理掉的情緒,而是一段需要被理解、被安放、被照顧的歷程。心理學無法替我們取代思念,但它能提供一些方式,讓我們在失落又空洞的時刻,知道可以怎麼溫柔地陪伴自己。以下5種自我照顧的方法,希望能陪你走過哀悼期:1. 允許情緒來來去去,不用逼自己「快點好起來」悲傷五階段廣為人知,好像走完五階段就好了,於是開始時刻檢視自己在哪個階段,想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好?事實上悲傷不是線性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走過相同的五個階段。你可能今天能笑著
admin_SeeingCounseling
8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消失中的我!當生活只剩照顧他人需要時,“我”去哪裡了? / 看見心理 蘇冀苓心理師
蘇冀苓 Lynn Su 諮商心理師在職場裡有這麼一個人~盡心認真做著分內工作,偶爾也幫忙部門“收拾爛攤子”,不曉得為什麼會覺得事情「好像不能就這樣爛在這裡?」於是主動著手承擔額外的責任。 在父母前會這樣子~家庭中的中間人,家裡的溝通都像需要經過這位「總機」才能互相傳遞。有時明明很疲累了,但不由自主的透支自己的體力和存款,去負擔家裡的需要。 親密關係裡的會看到一個人~不確定關係裡何時出現失衡,一開始的妥協想先照顧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後面就變成一次次的遷就和失望。忍到最後「失望」就像一塊塊的磚塊,壓著心頭好重,也壓下自己的想法和期待。 有一種爸爸或媽媽~在孩子出現需要,第一時間解決的人總是他。養育孩子上,好多次趕快出手,感覺總有種「我不管自己的孩子,誰管?」。 獨自在外地時,有個人會~工作外派時,好不容易有機會體驗不同生活和一展拳腳,但家族間的訊息,常讓他跨越時差或地理距離,一秒回到家族喧囂中。 你以為這是不同人的生命故事嗎?但更常看到一人分飾多角,帶著相似的腳本,勞心勞力的承受各方來的重擔。已經回想不起來到底是什麼原因或時候,讓自己忙碌成蠟燭多頭燒
admin_SeeingCounseling
8月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這個想法從何而來?——從電影《地球特派員 Elio》看「想法」如何影響我們 / 看見心理 蘇冀苓心理師
主角 Elio 在面對喪親與新環境適應的壓力下,展開一段非比尋常的冒險旅程——他渴望被外星人帶走,逃離地球。他做出許多讓人費解的行為,例如在沙灘上畫外星符號、用無線電搜尋訊號,也經常對身邊人說:「你不懂」,卻從不說明自己真正的想法與需要。
admin_SeeingCounseling
7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你最近過得好嗎?從內外在跡象,學會多照顧自己/ 看見心理 黃子銘心理師
當生活變得混亂時,往往是因為我們真的很辛苦了。可能是家人生病、工作壓力大,讓我們無暇顧及自己的需求。但這並不是我們的錯,而是生活本來就有高低起伏。
與其責備自己,不如先對自己說聲:「辛苦了。」
admin_SeeingCounseling
5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