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夜深時,我吃進肚裡的是失控/ 看見心理 蘇冀苓心理師
蘇冀苓 Lynn 諮商心理師
情緒性飲食通常不是由生理需求,如肚子餓所驅動,而是由情緒需求所引發的。當面對焦慮、壓力、沮喪等感受下,食物那種快速帶來血糖提升、口感愉悅感或舒適感,並取代不好的感受。這時進食成為了情緒的替代品,ㄧ沒注意就會過度進食來尋求短暫的情緒安慰。
不得不說
admin_SeeingCounseling
3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133 次查看


我有心理情緒困擾,但可不可以不吃藥? / 看見心理 葉力溱心理師
當心理、情緒狀態出現困擾時,「要不要用藥」一直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即使在醫療與心理學界也各有不同立場、看法,常讓人們無所適從。而在過去的執業過程中,我多在醫療機構服務,也頻繁碰到個案對至精神科就診或使用相關藥物的疑慮。累積下來初步總結出對用藥抗拒的常見原因大致為以下幾點:
admin_SeeingCounseling
3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6 次查看


面對困難的硬漢心態?/ 看見心理 丁嘉莉心理師
如果你身邊的親友很符合「硬漢型來談者」的描述,你可以試試看:
1.同理親友的心境:當你看到這裡,我想你已經知道「硬漢型來談者」可能的內心小劇場,所以你可以帶著這個推測跟想像,嘗試理解「硬漢型來談者」的腦迴路,先別急著覺得煩躁、對方很難說服、不願意去治療。
admin_SeeingCounseling
1月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32 次查看


他不糟,只是在尋找康復的路/ 看見心理 丁嘉莉心理師
身為陪伴者可以怎麼做?
1.了解被身心症狀困擾的親友對於求助的想法
2.依照對方的擔心,給予支持或是安撫
3.如果你擔心尋求協助的過程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情,或是增加親友的抗拒,你也可以先將觀察、發現或是需求提供診所/諮商所,甚至是可以先由你本人進行諮詢,與醫師/心理師討
admin_SeeingCounseling
1月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17 次查看


原來憂鬱也是一種收穫/ 看見心理 丁嘉莉心理師
我因為憂鬱症開始吃藥、做rTMS治療的時候,其實心態上很討厭自己,我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糟糕、為什麼會被情緒打敗,明明之前都可以把生活經營的很好、有穩定的伴侶跟工作,為什麼好像一夕之間我就不是我了。但是現在,雖然不喜歡憂鬱的狀態,但坦白說憂鬱也讓我看到不同面向的自己,我也才意外的發現
admin_SeeingCounseling
1月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32 次查看


除了吃藥,我還可以做什麼/ 看見心理 丁嘉莉 心理師
小景今年24歲,三年前大學輟學後一直以打工維生。一年前因為重鬱發作,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診所就診,後來在持續進行rTMS治療、服用藥物、接受諮商的幫助下,狀態回穩,也陸續開始面試工作。
那天小景說:「可以幫我問問醫生,我的狀況適不適合吃利他能、專思達這類協助ADHD的藥物呢?」
admin_SeeingCounseling
2024年12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2 次查看


我以為我準備好未來的自在獨居,但差點被孤獨感困住?/ 看見心理 蘇冀苓心理師
孤獨感是什麼?
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狀況產生變化,例如從忙碌的工作退休、子女成家、朋友疏遠或離去、伴侶去世或健康狀況的改變,這些都可能導致孤獨感。孤獨感並不僅是身邊沒有人陪伴,而是一種心理上的感受,指的是個人對社會連結和情感支持的需求未得到滿足。釐清是對孤獨的恐懼?或是害怕獨老的
admin_SeeingCounseling
2024年11月29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189 次查看


給現實生活中得繼續撐下去的應思悅們:允許自己脆弱一下,不然會倒下的!
陳彥琪 Jessica Chen 諮商心理師 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看似探討的是社會新聞議題的職人劇,但如果你繼續看下去,我感受到它想表達的是,這些議題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係,沒有人能是旁觀者之外,並讓人開始思索:我在這個位子,能夠做些什麼?...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82 次查看


我的內心住了一個大食怪
林少湲 Bonny 諮商心理師 蔚蔚在中午,左顧右盼確認沒有同事發現,快速拿著一袋食物進到空的辦公室,然後把珍奶、薯條、沙拉、餅乾、炸雞、漢堡、義大利麵、玉米濃湯,用一種很快的速度吃掉,邊大口吃光所有的食物,邊確認是否有人看到。...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85 次查看


孩子在外不說話,我該怎麼辦?(下)
林少湲 Bonny 諮商心理師 第一次跟心理師諮詢後,之後的幾次諮商,我和先生帶著兒子小男去找諮商師,小男問我要去哪裡,我說「去找我認識的老師一起玩遊戲啊!」,心裡雖然緊張,但心理師有提醒我 要讓孩子感到放鬆、好玩、不勉強開口,所以我帶小男平時喜歡的互動遊戲玩具去玩,一開始...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9 次查看


只是玩遊戲,會有效果嗎?
林少湲 Bonny 諮商心理師 媽媽跟爸爸看著遊戲諮商四個字,有點疑惑?「孩子一天到晚在玩,為什麼玩遊戲是心理諮商?」 我們帶著「孩子有選擇性緘默症」的擔心來找心理師,媽媽心裡很疑惑... 「只是玩,又能改變什麼?不過跟心理師玩,好像跟在家裡玩不太一樣吧?」...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56 次查看


孩子在外不說話,我該怎麼辦?(上)
林少湲 Bonny 諮商心理師 媽媽帶著兒子小男去看國慶日表演,小男最喜歡看士兵操槍了,可是越從家裡往會場走,媽媽內心越百感交集,剛剛還在家裡跟我興奮要看操槍跟光雕表演、講話講得停不下來的小男,在會場只能發出微微氣音,走路的姿勢硬梆梆的,好像每走一步都很費力啊!...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71 次查看


你知道這有苦難言的症狀嗎?
林少湲 Bonny 諮商心理師 成成從幼稚園就有選擇性緘默症,當年我們在諮商室進行各種不一定需要說話的活動,他從一開始慢動作、小心翼翼的看著玩具,到後來會自在的露出笑容、進行敲打物品發出聲音得遊戲,會想要煮飯給我吃,讓我知道他想要參與、被在乎與看見。...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976 次查看


《老,大人》邁向初老
詹宗儀 Jan Chan諮商心理師 我們都會老,但是很少能有機會真正的停下來想想我們該怎麼老。 民國104年國人的平均壽命達80.2歲,其中男性77.01歲、女性83.62歲,均創歷年新高。全國各縣市,又以台北市民最為長壽,達83.43歲。也就是說民國106年7月的數據顯示...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55 次查看


心理韌力: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C-PTSD)與邊緣性人格障礙(BPD)的差異
何盈靜 May He 諮商心理師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complex PTSD or C-PTSD)」是指某人反覆受到創傷時發生(例如,曾經歷戰亂或者長期遭受虐待等等),可能會使一個人往後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變得非常困難,例如以下六個面向:...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206 次查看
總是對自己不滿意、覺得自己不夠好嗎?
李羽榛 Dusa Lee 諮商心理師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jRKtuq-m4jo 前一陣子受到 @技安 邀請,一起聊聊面容焦慮。 現代大家對於美的審視越來越多樣性,且越來越多人追求完美 不管是保養品、微整形、整形手術、甚至其他各種多樣管道,只要能讓自...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86 次查看


當我們與惡的距離 變成了現實長壽劇
謝宇鈞 Terry Hsieh 諮商心理師 記得去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成為了一部成為了去年金鐘的最大贏家,成為了公視史上收視率第三高的影集,那時每個人茶餘飯後的話題都是在討論影集中的內容,可是當影集結束,回到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家又是怎麼看待精障者,以及這些殺人或傷害事件呢...

看見小編
2022年8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1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