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個人檔案

加入日期: 2022年7月10日

文章 (258)

2025年9月6日4 分鐘
走出腦中迷霧:rTMS 與心理治療攜手,療癒憂鬱與焦慮 / 看見心理 林俊廷心理師
林俊廷  Chunting Lin 諮商 心理師 走出腦中迷霧:rTMS 與心理治療攜手,療癒憂鬱與焦慮 / 看見心理 林俊廷心理師心理師 當努力還是不夠,問題可能不在你,而在大腦與心理需要同時被照顧。rTMS 搭配心理治療,幫助你走出憂鬱、焦慮與恐慌的困境,重新感受生活的...

1
0
2025年8月26日3 分鐘
這個情緒是我的,還是別人的?-給高共感與高敏感者的界線小練習/ 看見心理 林少湲心理師
林少湲 Bonny Lin 諮商心理師常常來訪者會好奇地問:「心理師你聽這麼多抱怨、不開心的事,不會覺得很負能量嗎?」通常會問這樣問題的你,往往是情緒感受力很強、但還沒學會怎麼消化和分辨情緒責任與界線的族群。「有時候只是跟一個人講話、走進一個空間,甚至只是看到一段訊息,就突然覺得焦躁、沮喪、心累……但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我會這樣?」你知道嗎?有時候你感受到的情緒,其實並不全是你的如果你是共感力很高的人,你可能在無意識中吸收了許多外界的情緒,但忘了「他們其實不是你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很容易「感覺得到」,卻沒有「辨別清楚」。情緒像水,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情緒的容器、沒有界線,那些水就會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感覺、什麼是他人的情緒反應,而讓自己過度耗損,也可能是停止呼吸、憋著的去撐著因應情緒。有時候,我們的身體記得過去的生存方式我們曾經學會去觀察父母的臉色、調整自己的情緒,只為了讓家裡更和平,讓自己「被喜歡」、「不造成負擔」。這些經驗也讓我們長大後更容易 • 誤以為別人的悶,是在生自己的氣 • 看到別人不快樂,就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 把共感變成融合、把關係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樣的你

29
0
2025年8月19日3 分鐘
創傷的認識與修復指引 / 看見心理 解景然心理師
解景然   Sky Shieh 諮商 心理師 創傷的認識與修復指引 / 看見心理 解景然心理師 小婉在一年前經歷了一場車禍,自此之後,夜裡她常被惡夢驚醒。白天,她害怕過馬路,寧願繞遠路也不願走回那條熟悉的街道。聽到喇叭聲會讓她渾身發抖,有時甚至無預警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22
0
admin_SeeingCounselingadmin_SeeingCounseling

admin_SeeingCounseling

管理員
更多動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