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恐懼」綁架—你是被迫改變,還是為自己選擇? / 看見心理 陳鈺湘心理師
- admin_SeeingCounseling
- 9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陳鈺湘 Yu-Hsiang Chen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看到健康檢查報告上的紅字,或在網路上看到令人憂心的健康資訊後,腦中焦慮的警鈴大作,浮現出各種最壞的想像。於是,你立刻有了個念頭:「從明天開始,我不要再喝含糖飲料了」、「我不能再吃精緻澱粉」、「我不能一直坐著,要去運動」...
這個場景,或許你我都不陌生。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容易陷入「健康焦慮」的漩渦。我們急切地想要為「健康」做些什麼,但往往是在恐懼的鞭策下,展開一場對自己的嚴格戰爭。然而,我們必須停下來問一句:這種由恐懼驅動的「健康」,真的健康嗎?
行為背後的隱形操縱桿:你被「恐懼」還是「責任」驅動?
心理學告訴我們,行為背後的「動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心理狀態與行為的持續性。同樣是調整飲食、增加運動,動機的差異,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生命體驗與感受。
1. 恐懼驅動模式:「限制」與「剝奪」的監獄
當恐懼成為主宰,我們內心的想法往往是:「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我們把食物劃分為「好的」與「壞的」,生活變成一張嚴格的待辦清單。而且往常習慣吃的食物大部分被歸類到「壞的」,而那些「好的」食物大部分都是陌生、不常接觸的,瞬間就會感覺到好像沒有東西可以吃的絕望感,或是要吃飯就像是大冒險一樣,每一次進食都像一場意志力的搏鬥。
從外在的行為上看起來,我們吃的變健康了,但實際上生活中充滿了限制感與剝奪感,飲食生活充滿了壓力,壓力同時也再侵蝕著我們的健康,就像是活在惡性循環的監獄當中。
2. 責任驅動模式:「選擇」與「探索」的旅程
那麼,該如何跳出這個惡性循環?關鍵在於一個核心的心理能力轉換:從被動地對恐懼「反應」(React),到主動地為健康「負責」(Respond)。
「負責」在心理學中的意義是「回應的能力」(Response-Ability)——也就是,我有能力選擇如何回應我所面臨的處境。這是一個將主控權(Locus of Control)從外部的恐懼,拉回到內在自我的過程。當我們開始為自己負責,內在想法將會發生質的改變:
● 從「我不能再亂吃了」,轉變為「我選擇去了解,什麼樣的食物能讓我的身體感覺更有活力。」
● 從「我必須去運動」,轉變為「我願意去探索,哪種活動能讓我發自內心感到愉悅和舒暢。」
● 從「害怕變成那樣」,轉變為「我理解我的害怕,我可以為自己選擇一個更健康的未來。」
當我們為自己負責時,我們便能夠依循著對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來探索不同的嘗試!
帶著好奇心去拓展生活和飲食的舒適圈,並尊重自己真實的身體感受來為自己選擇。
每一次的嘗試都是開放而溫和的探索,這份由內而生的掌控感,才是通往健康身心的平衡基石。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點擊下面的按鈕,加入看見心理LINE好友 可以快速跟我們問問題 / 預約時間喔!
若無法順利開啟LINE
也可以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喔!➡️@seeingcounse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