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聿軒 Tianna Lai 實習諮商心理師
年底已經夠忙了,
想到農曆春節,沒有兒時的快樂期待感
只有那滿滿說不出口的壓力嗎?
想到回到「家」就有各種「關心」接踵而至
『在哪工作?薪水多少?』
『交男/女朋友了嗎?』
『什麼時候要結婚?』
看到這些問題,你現在在想什麼?
「可以不要回家嗎?」
「還是乾脆出櫃,一了百了!」
「如果還沒準備好要出櫃,我要如何面對這些問題?」
#回家或不回家? 如果真的無法接招,往年受傷與委屈還隱約痛著
情況允許的話
那就先照顧好自己,安排出國也很好。
如果還是要回家呢? 那就真的要有點心理準備
因為要面臨的是可能懂你或是不懂你的人,更可怕的是自以為懂你的
那這時可能可以找一個心理師談談
最少最少,更清楚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及練習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
#身為心理師想對你說的話 其實,拿掉性別、性向這回事
單身子女往往或多或少都有返家焦慮
不僅僅是未出櫃的同志
這些問題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狀況
問題根源,可能是那令人窒息的親子關係
身為父母,同樣也可能有著說不出口的壓力
但此時此刻,我先不談身為父母的壓力
我想說的是,身為子女的你
有壓力都是很正常的
而在這個位置的我們,又能如何因應呢?
我想,即便我在這裡寫了「返家因應一百招」
那都不一定會是你所適用的
而這樣的情況其實也常常發生在諮商室現場
心理師~心理師~
我想出櫃,可是...
我想回家,可是...
現在的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困惑在心裡盤旋著?
此時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也許可以先不要急著出櫃 龐大的壓力會使同志族群更容易面臨心理議題困擾,機率比異性戀高出許多,經詢問周遭同志朋友表示出櫃前最常擔心的事:
1.我會丟掉工作嗎? 2.我會失去我在乎的家人嗎? 3.某某某會生氣嗎? 4.他會怎麼看我、怎麼想我?
雖然有研究顯示出櫃成功後對身心有很大的幫助,但我們也必須明白一 件事,那就是許多問題不會因為出櫃後就會解決,只要搬家、換工作、 結交新朋友、換環境等等,都可能會再面臨是否要出櫃的抉擇,會面對到的是尊重還是歧視,沒有人會知道; 也許一輩子會經歷無數次的出櫃,而每次出櫃的過程可能都不太一樣,重點在是否有為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關鍵往往不是出櫃或不出櫃 無論如何,出櫃的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中,決定「現身」與否,我們都需 要想想自己準備好了嗎?也許可以透過下列步驟自己嘗試進行。
1.覺察-學習懂自己
隨著環境改變、遇到不同的人事物,往往都會遇到是否決定要「現身」 的時刻;首先要懂自己,此時的自己準備好了嗎?
2.評估:
需要整體全面地考量出櫃的必要性,仔細分析好壞利弊,例如現身後也許需要面對某些異樣眼光,而選擇「不現身」也可能需要面臨承受焦 慮、壓抑、憤怒、委屈等等負面情緒。
3.決定:
選擇現身與否並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每個選擇都需要視情況來判斷;關 鍵是我們要明白現身就是一種不斷會重複的過程,每次決定現身或不現 身都是經驗的累積,重點是這些經驗為我們帶來的是什麼?是否能成為 自己內心堅強的養分?而這些經驗的累積終究會成為我們面對未來挑戰 的力量。
#諮商能為你做的事 1.覺察與探索
在要知道下一步要怎麼做之前,要先了解自己
2.選擇下一步
心理師可以陪伴你尋找與評估下一步的可能性
3.行動
審慎評估後,心理師可以提供的是當你採取行動後的適應與調適
若你如上面文章說的情況,那麼可以尋找擅長#多元性別議題的心理師談 談 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尋找新的風景,而是擁有新的眼光 讓我們一起踏上自我了解的旅途吧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 @seeingcounsel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