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這個情緒是我的,還是別人的?-給高共感與高敏感者的界線小練習/ 看見心理 林少湲心理師
林少湲 Bonny Lin 諮商心理師常常來訪者會好奇地問:「心理師你聽這麼多抱怨、不開心的事,不會覺得很負能量嗎?」通常會問這樣問題的你,往往是情緒感受力很強、但還沒學會怎麼消化和分辨情緒責任與界線的族群。「有時候只是跟一個人講話、走進一個空間,甚至只是看到一段訊息,就突然覺得焦躁、沮喪、心累……但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我會這樣?」你知道嗎?有時候你感受到的情緒,其實並不全是你的如果你是共感力很高的人,你可能在無意識中吸收了許多外界的情緒,但忘了「他們其實不是你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很容易「感覺得到」,卻沒有「辨別清楚」。情緒像水,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情緒的容器、沒有界線,那些水就會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感覺、什麼是他人的情緒反應,而讓自己過度耗損,也可能是停止呼吸、憋著的去撐著因應情緒。有時候,我們的身體記得過去的生存方式我們曾經學會去觀察父母的臉色、調整自己的情緒,只為了讓家裡更和平,讓自己「被喜歡」、「不造成負擔」。這些經驗也讓我們長大後更容易 • 誤以為別人的悶,是在生自己的氣 • 看到別人不快樂,就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 把共感變
admin_SeeingCounseling
2小时前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