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怎麼讓「心理升級」? / 看見心理 葉力溱心理師
- admin_SeeingCounseling
- 7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8月23日
葉力溱 Lillian Yeh 諮商心理師

會想嘗試諮商的你,通常帶著生活中的近期困擾而來。可能是遭受到某個巨大挫折或打擊、承受關係的斷裂、被迫面對困難的抉擇或是感到長期累積的壓力已難以負荷。在諮商初始,聚焦在這些問題的調適與因應上自然是當務之急。
不過如果這些困擾的起因來自過去人生議題導致的某些信念、習慣和認知思考模式,為了避免它一再的重複上演、陰魂不散的影響我們的生活,透過諮商持續練習來讓「心理升級」會是很值得嘗試的選擇。
自我覺察力的提升
在每次見面時,你可以分享從上次見面至今發生了什麼。我會好奇於你的感受、這些感受的來源、這些感受又是起因於哪樣的想法?
在這樣的好奇與安全感中,你可以去思考看似一件件平平無奇的小事、一個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反應中到底隱藏了什麼?是不是來自我們過去經歷的某個事件和我們對自己的某個執念?
這些思考與討論將讓我們在諮商室外的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感受、想法與行動變得更加敏感,甚至更有探究的動力與好奇心。
每一次的留意與思考都是一次練習,讓我們的自我覺察能力逐步提升,不再只是渾渾噩噩的依據直覺做出反應,我們將更能清明、主動地掌握自己的生活。
情緒控制力的提升
自我覺察力的提高同時能夠令我們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對自己的感受模式越發熟悉,我們就越能即時發現自己的情緒正在醞釀或顯現,這讓我們更有機會擁有一個「暫停鍵」,允許、也能夠把情緒暫時涵容起來而非立即爆發。
這樣對情緒的控制與容忍力能讓我們創造緩衝的時間、空間,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又有什麼是比無保留的釋放情緒更好的選項。
當我們不再輕易的被情緒左右,就更能避免情緒對關係的破壞風險。
情緒不再是一頭會無預警跑出來搗亂的猛獸,而更像一個相對中性的訊號,提醒自己此刻處在怎樣的狀態、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我們將可把能量更多的用在有效處理事件本身,而非消耗在收拾情緒肆虐後的一地狼藉。
行為控制力的提升
明明沒有煙癮卻還是想點上一支煙、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就會想和其他異性聯絡、週五下班後好像不點個鹹酥雞就不對勁、明明知道該睡了還是停不下滑手機的手......用這些物質或行為覆蓋住我們的不安、空虛、害怕與焦慮是如此方便,因此與其去面對這些情緒,這樣處理又快又輕鬆。
在自我覺察力提升後,這些慣性或衝動行為的背後蘊含的理由也將更容易被我們發現。在諮商中,我們可以共同發現這些規律與背後的原由,允許自己有更多的耐受度,也會有更多的選擇去因應情緒,而不再是把情緒直接付諸行動,然後背負更多的罪惡感和懊悔。
透過諮商,花一段時間全然的關注在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心理師的陪同下討論、分析、安撫自己,培養自我的覺察力讓「心理升級」。希望能夠讓我陪著你,終結那些負面的循環一再發生。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點擊下面的按鈕,加入看見心理LINE好友
可以快速跟我們問問題 / 預約時間喔!
若無法順利開啟LINE
也可以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喔!➡️@seeingcouns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