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想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你可能需要多一點「刻意」

黃柏嘉 PoChia Huang 諮商心理師


「我們夫妻之間,變得越來越像家人!」、「並不是說我不愛他了,只是我們之間越來越沒有剛在一起的時候,那種臉紅心跳、怦然心動的感覺!」、「這代表我們感情已經變淡了嗎?我們應該如何找回那種愛的感覺!?」 我在做伴侶諮商的時候,經常聽到上述這一類的憂慮擔心, 原本關係當中那種怦然心動、臉紅心跳的感覺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某種平淡無奇、安心、自在的親密感。 很多夫妻會擔心這是否反應兩人之間的關係出了狀況,想要尋求改善的方法,我通常會跟他們介紹愛情通常會歷經以下三個階段…………


1.迷戀期: 總是想要跟對方膩在一起,只要待在對方的身邊,就會感覺興奮難耐、心跳加速、欣喜若狂、幸福洋溢….。 通常發生在兩人剛在一起的時候,通常會維持1年到3年左右。 此時兩人的快樂是本能的、隨性的、立即的, 驅動內心快樂感受的動力是身體內的內分泌系統,並不需要太多經營關係的能力與經驗。


2.依戀期: 這個時期的兩人,關係逐漸趨於穩定,雖然愛的感覺沒有關係初期那麼強烈, 但取而帶之的是某種「自在」、「安心」、「放鬆」,是一種深刻感到幸福的狀態。 從迷戀期走向依戀期,兩人的關係就像是從燦爛炫目的煙火,走向溫暖搖曳的爐火! 以我個人為例,最能代表依戀感受的畫面, 就是我跟太太在婚前到峇里島度假,某天下午我倆坐在海灘旁的躺椅上, 我左手提著一罐啤酒,右手牽著她,兩人一起發呆看海的那一刻。 這個階段維持的時間沒有一定,短一點的可能只有幾個月;長一點的可以超過十年以上。 此時兩人若要持續驅動愛的感受,需要擁有經營關係的能力,也需要刻意為親密關係保留時間、精力的意願。 因此若是雙方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沒有刻意的投注心力經營關係, 在迷戀期意亂情迷的感覺衰退沒多久,就會迅速進入到第三個「關愛」的階段; 或者因為相愛的感覺沒有原本強烈,雙方選擇分手結束關係。

3.關愛期: 這時期就是俗稱的「老夫老妻」的階段, 兩人進入到一種像是家人或是伙伴的關係,彼此間建立起很好的默契,共同面對許多責任跟義務,也認同對方是自己最重要的人之一。 但是那種相愛的感覺變得越來越少, 跟對方相處也激起不了太多的火花,兩人就是平淡無奇的一起過著生活。 在親密關係當中,要維持住「相愛」的感覺,最重要關鍵在於, 如何有效延長「依戀」階段的時間,因為第一階段的「迷戀」是由內分泌系統驅動的,必然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衰退, 但是第二階段的依戀則是透過經營關係的能力與意願來維持, 因此雙方可以透過學習新的互動方法,或是投入時間心力來持續維持下去。



但我在進行伴侶會談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伴侶難以接受親密關係需要「學習」跟「刻意經營」這樣的觀點,因為他們沒有體認到,在「迷戀(愛到死去活來)」到「關愛(老夫老妻)」中間,

原來還存在著「依戀」的階段,這讓他們深信「愛」就是要像偶像劇男女主角那樣, 隨時隨地充滿激情、興奮、任何刻意的努力都會打破那種隨性浪漫的感覺; 若是那種迷戀的感覺逐漸衰退了,就覺得兩人可能並不適合,是否應該離開現在的關係,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真愛。

舉例來說,我常鼓勵個案無論在一起多久, 都需要「刻意」預留一些時間跟對方單獨約會/聊天/交流。 但常常會得到回應是,「心理師你開玩笑吧!我們光忙著孩子的事情時間都不夠用了!」、「每天在家裡都看到,隨時也都能聊天說話,幹嘛還需要大費周章的出門約會呢?」、「坦白說現在跟她獨處我還真不知道要跟她聊些什麼?」。

我常會提醒他們,每天日常的相處互動,並不能完全取代「刻意」安排的約會, 因為若要維持「愛」的感受,雙方會需要一段可以放下其他角色及任務,專心當對方情人的時間。

另一個我常被個案打槍的建議是,「性行為有時需要跟對方提前預約!」, 很多人難以接受這個觀點,因為他們對於性行為的想像還停留在迷戀的階段, 通常會給我的回應是: 「這種事情不是感覺來了想做就做嗎?」、「拿行事曆出來約這種事不是很蠢嗎?」、「事先約好這樣很掃興耶!」。

雖說「刻意」為了性行為預留時間好像有點奇怪,但是對很多忙於育兒的夫妻來說, 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都能絕妙搭配的時間點,機率其實就跟中樂透沒有什麼兩樣!能事先預留時間下來,其實可以確保雙方都能在「放鬆」與「投入」的狀態下發生關係, 而心理與身體的放鬆其實就是良好性關係的最好基礎。


除了刻意為孩子保留時間外! 也預留一些時間給妳的伴侶吧 我都是直接開放GOOGLE行事曆隨便太太填的 是說她也都沒上來預約我的時間就是了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