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找到 444 項與「」相關之結果

  • 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三個道具陪你找回無敵星星/看見心理 賴聿軒心理師

    賴聿軒 Tianna Lai 實習諮商心理師 趁著週間空檔,到電影院看了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不得不說, 這部電影真的滿滿回憶殺,某些場景、某些配樂,都會帶出過去生命中 的某些經驗與片段(不是跑馬燈,我還活的好好的)。 在電影的尾聲,看到瑪利歐與路易吉得到無敵星星打敗大魔王庫巴 的片段。這讓我有種感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大魔王 要打敗,而那個大魔王,就在自己的心裡。 有時會聽到朋友說: 什麼時候可以有機會勇敢說出自己想要說出來的話? 什麼時候我可以不要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 我好擔心說錯話、做錯事,所以我都不敢採取行動⋯⋯ #身為心理師想說的話 聽到這些話時,我想如果真的有這樣一顆無敵星星該有多好?這樣 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很可惜,現實生活中沒有無敵星星。 雖然現實生活中沒有無敵星星,但有一個好消息,其實每個人心中 都有那個無敵星星,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讓無敵星星被 收在某些地方了,而心理師可以做的事,就是陪著你一起找出那些將無 敵星星收起來的原因,再次將它挖掘出來,挖掘時也許不會太舒服、甚 至有點想逃走,但只要你願意,心理師也能在過程中找出適合你的道具 磚塊陪伴你度過每個關卡,讓我們有底氣、有能力撐住那個曾經「不 敢」的自己。 #從Satir冰山看那個「不敢」的自己 從Satir冰山來看,那個「不敢」只是事件的表象,而面對那個「不敢」 時,每個人求生存的姿態都會長得不太一樣,有的人會選擇討好、有的人 則是打岔,討好型的人往往在關係中受委屈,沒有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或 感受,那在討好的背後,是擔心不被接受與理解;而打岔型的人則會用裝 傻的態度甚至轉移話題或開玩笑來迴避,這個打岔的背後,也是要避免自 己直接面對真實感受,所以用打岔來閃躲應對。 而之所以會有這些應對模式,都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但這些方式隨著時間慢慢地會發現到在某些地方並不管用,此時, 覺察自己的溝通姿態並為自己的狀態負責,這會是第一步的功課,比如知 道自己正在討好(或打岔),並且願意為討好(或打岔)的後果負責,這 就會是成功的第一步了;除了溝通姿態之外,在我們的內在還有感受、價 值觀、期待、渴望以及我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等等不同的層次。 #走出第一步_讓諮商成為你的破關道具 透過諮商,我們可以開始發現,唯有先好好了解自己,才有機會看見 更多的可能性。進入諮商,讓諮商如何成為你的道具之一。 1.第一個道具:覺察 當這些「不敢」出現時,心理師會陪伴你探索,從探索中了解自己、 提升覺察。就像瑪利歐先發現自己的力量無法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2.第二個道具:正向養分(蘑菇) 當發現了自己的狀態,心理師可以陪伴你尋找與評估下一步的可能性, 比如從日常開始練習,慢慢讓自己心中長出正向的養分。 3.第三個道具:找回屬於自己的無敵星星 審慎評估後,心理師可以提供的是當你採取行動後的適應與調適;比如當行動遇到困境時,可以適時使用適合的道具,像是變身道具來適應當下的場景,隨著成功經驗的產生,就漸漸可以找回自己的無敵星星。 生命探索的路上,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尋找新的風景,而是擁有新的眼 光。 讓我們一起踏上自我了解的旅途吧。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 @seeingcounseling

  • Generational Wealth: Blood and Sweat/看見心理 李俊弘實習心理師

    李俊弘 James Lee 實習諮商心理師 #我的辛苦誰人知 #不想你走歪路 #我知道甚麼最適合你 #neverenough #generationalwealth #familyvalues “Jack never planned on being this successful, but his work ethic really paid off. Saved nearly every penny that he made. Worked hard to achieve his goals. From nothing, he became a self-made millionaire. His story is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determination and hard work, yet his children will never truly understand what he had to sacrifice to get the family to where they are today.” #First Generation Makes It You started with nothing. Built your family’s name with your own bare hands. You’ve worked tirelessly for decades to obtain everything that this family has. You’ve given them everything, yet you feel so distant from everybody. You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partner no longer has any spark, and the children you’ve sacrificed infinitely for barely know you. #Misunderstood #Perseverance They don’t understand that the life that they are currently living is a result of persevering through the struggles you have faced, overcoming the obstacles that have been thrown at you, and living diligently by a code you hold so dear. All you want is for your children to listen to you so that they too will succeed like you have without having to take unnecessary steps. #Connect With Family How can you connect with your family? How can you get them to listen to you? You would expect that the people you consider closest to you should understand you, yet it feels like again and again, you’re let down and left with even more distance every time your interact with them. What can you do about all that? It may come as a surprise, but the answer begins with you. 1) Scheduling quality time: make time specifically to spend time with your family and schedule it into your calendar. By designating time to spend with family, you demonstrate your care and value for the relationship you have with them. 2) Listen actively: when you are spending time with family, make sure to actively listen to them. Put away distractions like phones and really engage with that they are saying. One very important pattern to note and avoid when listening is to observe if you are offering ‘advice’ or ‘direction’ when listening. 3) Express your feelings: if you feel distant from your family, be honest with them and express how you are feeling. This can open up communication and help you work through issues that may have previously been swept under the rug. Making a connection with your family may seem like a daunting task, and you might not know where to start. It's common to feel lost and defeated when you yearn for that connection but can't seem to find it. Seeking counseling can give you the opportunity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nd work towards building stronger and happier relationships with your family. You are not alone in this, and I am here to support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 So, if you're ready, let's work together to make this happen. 白手起家的你,歷經千辛萬苦才有今天的成就。扛下了多少責任、吞下了多少苦,才把這個家撐起來。在外的勞累、內心的辛酸又有誰知。做了那麼多都是為了下一代。不想孩子走偏、走歪,所以想盡辦法為他們鋪路,但偏偏下一代卻不想走你鋪好的路。一直以為只要給孩子最好的,他們就會懂。一直以為自己知道甚麼是最適合孩子的,但好像怎麼樣都走不進他們的世界。或許你需要的是換個角度,讓你真正的看見孩子的需要。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 @seeingcounseling

  • 關於創傷-什麼是創傷?

    林杰勳 Jason Lin 諮商心理師 「創傷沒有唯一標準」 市面上不同的書籍,對創傷有不同的討論,而其實創傷並沒有唯一的訂定標準,展現的方式也因人而異,如果要用觀點去解釋,我想,它 是假裝痛苦不存在的現象、 是身心無法消化而卡住的狀態。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大家可能知道,戰爭會帶來創傷,例如越戰後的軍人回鄉後,碰到與戰爭連結的氣味、聲音或事物時(煙火→砲彈),多數會有全身無力、恐懼或憤怒等反應。 但你知道嗎,即使不是大眾認為的「重大創傷事件」,也可能會帶來創傷喔,例如「童年忽視」。 在小的時候,當你的情緒或基本生存的需求沒有帶看見、當你大哭卻被冷漠對待、當你想分享情緒卻被迴避……你童年可能衣食無憂,長大後也把生活過得很好,但有些經歷帶來的影響仍然存在,並在日常透過各種生心理反應展現。 #創傷是假裝痛苦不存在的現象 多數的性侵犯受害者、戰場士兵和曾被猥褻的兒童, 由於經歷的事情真的太過痛苦,因此會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帶著恐懼的記憶和脆弱的羞恥,像常人一般的生活著。 透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讓他們繼續活下去。 #創傷的反應 每個人因著創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大致可分為: ① 麻木 就像是你的身體反應與情感分離,在接收與表達情感上出現困難,例如童年忽視的人,在長大後可能較難辨識伴侶的冷暴力。 ② 知覺重整 簡單來說,就是在面對類似事件時,容易將它往創傷方面解讀。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如果你發現自己童年受到忽視,在與他人交際時,若他人沒有及時或好好的回應你,就會讓你感覺到自己被忽視。 ③ 卡在重傷裡 經歷創傷之後,有些人的世界會很鮮明的切割成知情者、不知情者,認為凡事沒有共同創傷經歷的人都不可靠。他們會把生活感受的焦點放在創傷相關事物上面,對於非相關事物則很難有感受。 #創傷的迷思: 而創傷通常會被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但有些創傷不見得會被這樣診斷, 有人的創傷不影響平常生活,但不代表它不存在、不需要被看見。 有的人可能會想,我沒有被診斷是PTSD,那我的不舒服只是無病呻吟嗎? 其實,不管有沒有被診斷任何疾病, 只要感到不舒服,都值得我們去關照哦。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怎麼回應好奇心?

    朱芯儀 Chu Jui-Yi 諮商心理師 「媽媽,他為什麼要拿著那根啊!」 拿著手杖踏進車廂,擦身而過的小男孩高聲詢問。 「不要亂問,沒禮貌!」 赫然聽到一聲響亮的「啪」,緊接是哇哇哭聲,以及匆匆離開的腳步聲。 「那老奶奶為什麼要包尿布啊? 男生穿耳洞和裙子耶! 他是小矮人嗎? 他的臉怎麼爛爛的好可怕!」 面對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差別只在是內心的OS,還是如孩子衝口而出的童言無忌。 能理解經過社會化的人們,害怕尖銳提問會造成我們不舒服的善意; 然而,對於已然接納自己的不同,這樣的反應只是徒增尷尬而已; 如果我們還無法跟不一樣自在相處,更使傷上加傷,想鑽地洞,覺得自己是個見不得人的大怪物。 #讓我在腦海裡倒帶再繼續演下去吧! 「媽媽,他為什麼要拿著那根啊!」 媽媽以自然不過的語氣說:「因為阿姨眼睛看不到前面的路,需要手杖才能知道路在哪裡啊! 就像你現在個子太小拿不到櫃子上的東西,就要拿板凳站上去一樣啊!」 媽媽的說法,幫助孩子體會每個人獨特的需要,媽媽的身教,使孩子學習尊重多元,若他未來不完全符應主流,也能勇於面對並坦然接納這樣的差異; 而對於心中可能還有傷的我們,更是莫大的幫助,原來這一點都不奇怪,更不可恥,不一樣是天經地義的,是社會上理所當然的存在。 還有什麼面對不一樣,回應好奇心的方法呢? 歡迎你與我們分享,讓這社會充滿更多同理和尊重哦!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朱芯儀 Chu Jui-Yi 諮商心理師 「我要怎樣才能更有自信呢?」 「我要如何可以更快樂呢?」 「我要怎麼面對這樣的傷痛,重新接納自己呢?」 兩種不同的故事版本,在中途失明的成長團體中輪流上演: 女孩原本寧可不吃不喝,也不願拿起手杖去樓下的便利商店,在團體中聆聽大家的生命分享,改變在內心發生,,一個月後,她赫然拿著手杖出現在我們面前。她說:「先接納了自己,你就能拿出手杖。」 男孩為著家人和經濟,要盡快獨立出門找工作去,他咬牙拾起手杖踏出家門,忍耐著「為什麼是我」的內心哭喊,卻意外地面對了現實,也與視障的自己更坦然相處。他說:「先拿起手杖,你就能接納自己。」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先接納自己才能拿起手杖,還是先拿了手杖才能接納自己?我不知道,但我確信,心理會影響行為,行為也絕對會影響心理。 如果你覺得自卑,彎腰駝背、眼神閃爍的舉動只會灑下讓你更自卑的黑魔法,抬頭挺胸,大膽正視每一雙看著你的眼睛,自信居然悄然而至;如果你覺得被烏雲籠罩,苦瓜臉和唉聲嘆氣的行為只會讓大腦更認同這樣的不開心,歇斯底里像個瘋子大笑三分鐘,你會驚訝,黑暗天邊正劃過一道希望曙光。 用行動來帶動你突破心理的關卡,鼓起最大的勇氣,伸出手,拿起心中的白手杖吧!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都這麼努力了,為何錢總是不夠用?

    賴聿軒 Tianna Lai 實習諮商心理師 小藍今年即將邁入30歲,是個很努力的年輕人,從出社會開始就在銀行服 務,同時還在業餘時間兼差做代購,工作七、八年下來,除了工作年資, 有的就只是每個月見底的帳戶以及待繳的車貸、信貸,小藍總是安慰自己, 那是因為父母早年經商失敗,自己也要負擔家中債務才會如此;但隨著時 間過去,家中債務彷彿像個無底洞般地深不見底,加上自己的貸款,那個 曾經想要30歲買房的夢想,似乎離自己愈來愈遠...此時的小藍內心愈來愈 茫然...也愈來愈煩躁... 「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存不到錢?」 「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負債總是還不完?」 帶著這些「為什麼」的小藍走進諮商室尋求協助... #走進諮商室後的小藍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經過幾次的會談,小藍發現那些造成他財務一團亂的原因一直都不是賺不 夠多這麼簡單。 會談中小藍告訴心理師:『錢不夠,再多努力一點就好了』、『錢不夠, 再省一點就好了』,原來這些想法是小藍的父母從小就掛在嘴邊的話;在 心理師嘗試了解小藍的過程中,發現到小藍沒有記帳的習慣,而這個沒有 的習慣,則是來自於小藍的母親曾經對小藍說過的一段話:『每個月還錢 都不夠了還記什麼帳?等有更多的錢了再來記吧!』就是這個小學時期聽 過的一段話,竟從此深深地影響著小藍。 小藍這才開始明白,過去那些他所不知道「為什麼」的底層,原來是原生 家庭帶給他根深蒂固的觀念,而這些想法與觀念小藍卻從來沒有發現;從 小到大,小藍都覺得父母的想法是世界上最合理的規則。 小藍有懷疑過嗎?其實有的,但當小藍開始對這些規則產生懷疑時,曾經 面臨到的是失去父母照顧的危機感,於是開始選擇放棄懷疑,所以小藍甚 至開始轉頭懷疑自己。 而這些影響逐漸成為小藍潛意識的一部分,讓這些看不見的意識,對現在 的小藍造成了莫大的影響。 #從心理師的角度看小藍 以Satir理論來看,小藍的財務混亂狀態與迎合父母的討好模式就是他的冰 山表層,而這個討好模式,也可以稱為「求生存的姿態」。 而這個應對姿態,是來自於小藍為了可以求生存、保護自己,為了得到父 母的愛、得到父母的認同,接受了父母的規則與想法,這些種種原因造就 了小藍的應對模式,對討好者來說,一旦表達自己,就得不到重視與愛。 對小藍來說,能覺察自己的溝通姿態並為自己的狀態負責,這會是第一步 的功課,比如知道自己正在討好,並且願意為討好的後果負責,這就會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除了溝通姿態之外,在我們的內在還有感受、價值觀、 期待、渴望以及我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等等不同的層次。 透過諮商,小藍開始明白,唯有先好好了解自己,才有機會發現更多的可 能性。至少,現在的小藍不再那麼無力與茫然了。 #諮商怎麼開始 若你如故事中的小藍一樣,那麼可以尋找擅長#金錢議題或是對於#財務規劃經驗相對豐富的心理師談談; 由心理師協助你,探索內心我們還不了解的層次,化解讓我們在議題上卡住的信念。 生命探索的路上,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尋找新的風景,而是擁有新的眼光。 讓我們一起踏上自我了解的旅途吧!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 @seeingcounseling

  • 有效溝通123-良好的溝通從積極傾聽開始

    倪馨怡 Amy 諮商心理師 溝通的目的在於傳情達意,交換彼此的意念、感受與態度。 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增進人際的和諧和關係的連結,然而我們為何會常覺得和他人溝通這麼難?如何去除雙方之間的阻礙,讓信息暢通無阻並得到相對應的回饋?是否有哪些關鍵概念或技巧,可以讓人際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首先,積極傾聽是有效溝通的第一步,因為這會讓我們可以真正聽懂對方的想法並做出適當回應。然而,習慣上每個人都只急於滿足自己被聽見的需求,以致忽略了先去傾聽對方,其實這樣的「禮讓」會讓自己接下來更可能獲得被好好傾聽的機會。所以若要有所突破成為更好的傾聽者,需要練習將以下的概念內化並實踐在和他人的溝通之間: 積極傾聽重點一: 表示興趣讓對方盡情發言且不截斷也不做論斷,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可以多使用開放式的問句邀請其闡述,讓其有更多宣洩情緒或梳理思緒的機會。 積極傾聽重點二: 善用肢體語言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心和專注,如語調和善、眼神接觸、上半身微微向對方前傾,或適時給予對方一個的微笑、點頭及簡單應聲,讓其感覺受到重視。 積極傾聽重點三: 同理式地回應,當對方講完以後,將其表達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重述或摘要出來。其中特別留意對方傳達出的感受,並加以描述出來,一方面是確認自己是否理解正確,另外也讓對方能有被理解接納的感受。 理想的傾聽,並不會以客觀標準來衡量交談的重點,也要避免自我主觀的評價,而是應該先跟隨對方,讓對方有機會把內容完整地表達出來,也記得克制自己,不在中途插入個人的看法或意見,而是專注理解對方表達出的重點和需求以能做出適當的回應。目標在向對方傳達出:「我確實有聽你說話,也了解你說的內容。」 學習好的傾聽能力會在人際互動中開啟一個善性循環,你願意傾聽對方,對方也會將友好的感受回饋給你,如此除了讓雙方的溝通可以更順暢,能有效增進關係連結外,也有助提升個人的人際魅力。 透過持續的練習,你也可以成為好聆聽者!有效開啟人際互動的善性循環!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 @seeingcounseling

  • 什麼是心理諮商? 就像迷路時找人問路,別怕心理諮商! (出處: 今周刊第1365期,P114-115)

    沈孟筑 Allison Shen 諮商心理師 關於心理諮商,你曾有過下面的疑問嗎? 1. 電影常看到心理醫生,台灣有心理醫生嗎? 2. 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有什麼不同? 感覺很混亂~ 3. 來預約心理諮商,是不是代表我有病啊? 諮商紀錄會不會被看到? 4. 沒有諮商過好緊張,我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師? 5. 預約完諮商,然後呢? 諮商流程是什麼? 閱讀以下的文章,解答上述的疑惑吧!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家人對話好像和NPC對話——為什麼家人之間的溝通常常卡關

    蘇冀苓Lynn 實習諮商心理師 你也感到這樣嗎?回到家發現和家人的對話好像遊戲裡的NPC講話一樣,感覺不到對話裡希望得到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你怎麼那麼晚回來?』 『我知道什麼是對的,你不要感情用事』 『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或者家人乾脆化身成雕像,怎麼和他說話都像沒聽到和反應。 #溝通卡關的累,來自心中無法互相理解造成的疲累 當回到家,本想放鬆一下,或者想向家人訴說委屈時,還沒等開口,千篇一律的叮嚀就連珠炮的襲來,家人說著一樣的內容,好像鬼打牆。有時候對話還沒開始,不是開始翻舊帳就是吵架收場,想法只能憋回內心,自己感到難受而且無能為力。還有家人想要表達關心,聽起來尖銳像是指責,心裡感覺好受傷。 好懷念有共同話題和目標的對話,那種溝通是開心的、溫暖的、而且心好像是在一起的,談話最後心裡是暖暖的。好想知道是不是有通關密碼或寶物,才能展開家人間良性溝通。 #家中常見造成困難的溝通模式 心理學大師 薩提爾(Virginia Satir),在提出的4個困難溝通方式,呈現對外表現的姿態和隱藏在冰山底下的內在心理。包括: 指責型: 就像在溝通時,很容易指責別人不是。在與人應對時,他們只站在自己為出發點,有時 會用否定或命令的口氣,沒有在意對方的感受或當下情境。 指責型的人,其實滿沒有安全感的,這是個保護自己的方法,以為用對外指責的方式, 不安就不會被別人看到。 討好型: 討好型會花更多精力照顧別人需要,而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感受,在關係中是委 屈求全的樣子。 但是他們討好背後,是怕當表達出真實感受時,將不被他人接受和理解,甚至怕被拒 絕,於是用討好來讓別人喜歡。 超理智型: 超理智型的給人感覺事不關己或是冷冰冰的,總是講大道理為自己爭辯,好像用道理就 能說服別人。他們會忽略表達自己真實感受和顧慮他人的感受。 其實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以為用冷靜甚至指教的口吻以為會有效果,他們也害怕 失去控制權,所以有時候也會以潑冷水或是淡漠的方式互動。 打岔型: 他們不光是在對話中打岔,也會用打斷或裝傻的態度。他們還會故意轉移話題或故意開 玩笑來閃避討論的話題。 其實他們忽略自己的內心的感受,用打岔來避免直接面對,所以選擇以閃躲不溝通來應 對。 以上四種其實是我們常常在在家人溝通中出現,可能也浮現一些相對應的畫面。這4個溝通姿態不一定某個成員會固定某一個模式,也可能因為情境和話題改變,家人的姿態會一直改變。 #成熟而理想的方式 一致型: 指教表達溝通是上述4項溝通方式裡,最成熟的溝通方式。他們能好好的將心裡想的,用 溫暖話語呈現,產生內外感受一致。同時照顧對方的感受和想法,也會顧慮到情境。他 們用溫和及真誠的開放態度,面對他人的溝通。 例如「我知道你的工作要常常加班,看著你很累我也很心疼,我很想讓你知道我很想靠 近你。」 在我們文化上,要說出一致型是有些不容易,需要很多的練習。而且日常生活壓力下,真的不容易隨時保持一致性。所以如果做不到一致型的溝通姿態,也不用因此感到壓力。可以通過練習,慢慢的將增加一致型溝通的次數。 #練習一致型的溝通方式,我們可以先這麼做 • 先不打斷:在對方訴說時,用傾聽和停頓,先取代表達立場。 • 遇到抱怨藏在溝通裡:溫和的告訴對方,我聽到你的擔心,但你對我的抱怨,讓我聽到心裡有些難受。 • 考慮自己感受、對方想法、和情境:對話中不急著回應,想像對方的感受或初衷。如果不確定對方想法的話,可以詢問對方。 如果在家中溝通困難重重,而讓你家劍拔弩張的話。或是你感覺到溝通上的困難反覆出現,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圈,交友圈。或許及時尋求專業的外援,從專業介入減少矛盾累積,甚至能夠幫助達到關係的修復及釋懷。 (以上內容為自編撰寫或經過匿名化處理)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 @seeingcounseling

  • 《諮商室雜記》吃藥好嗎?上癮怎麼辦?看見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合作搭配模式

    簡佑庭 Chien 諮商心理師 Ø 醫師建議我吃藥,我到底要不要吃啊? Ø 吃藥會不會上癮?感覺很傷身耶! Ø 吃藥好像我一輩子就完了! 以上這些都是在諮商室內很常出現的疑問與質疑。 成年的大人個案尚且如此,若遇到未成年的小個案,家長更會帶著戒慎恐懼的心來詢問我這些問題。 曾經還是個熱血社工時,我的確一度也是個堅決反對藥物派的工作者,尤其聽到某些藥物的效果和原理後,反對的心更是日益堅定。 這份價值觀與信念,一直到我成為心理師,親眼看到許多孩子、家人的生活,被症狀搞得翻天覆地,日子都要過不下去了,我才開始反思,藥物真的這麼邪惡嗎?藥物有沒有可能會是身心療癒工作的助力,而不是不可信的敵人? 以下,試著分享我實務工作中的心得,有空可以看完全文我會很感激,沒空看標題也很好~ 💊 藥物會上癮嗎? 跟醫師好好配合就不會! 原則上,目前的藥物大多屬於蠻安全的類型,而新一代的藥物,已經有很多的改良,盡可能降低生理上的依賴;僅部分速效藥物,因為會快速緩和身心不適的感受,因此可能會容易產生一些心理上的依賴。 (真要說,醫師可能還比較擔心,藥物開給來談者,萬一回去困難依照醫師囑咐服藥,那反而是醫療資源的浪費...所以近年的醫師,有的甚至會先評估來談者願意接受藥物的程度,才考慮要不要開藥。) 身心科醫師都是藥物動力學、開藥的專家,他們的專科訓練,除了對大腦、神經、內分泌精緻的鑽研,所以他們很懂症狀之外,對於各種不同的藥物如何幫助生理上緩解身心症狀,也是有著非常精細的學習訓練過程。 所以,如果採取藥物協助的治療過程,那麼我們至少初期會需要跟醫師建立很好的關係,各種身心感受都可以跟醫師進行討論,幫助醫師可以全面性的了解症狀、進一步的可以開立最符合您的藥物。 當然,人體是極端精細的有機體,我們也有著所謂的體質影響,所以一樣的藥物,對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所以這時就更需要密切與醫師諮詢,幫助醫師順著服藥後的反應,進行精準調藥,才能讓藥物投入治療的過程,帶來最好的效果。 💊 那我一定要吃藥嗎? 當然不一定唷! 藥物應對於症狀治療、身心議題同時也需要心理治療! 承上,藥物背後的專業知識稱為藥物動力學,關乎的是藥物成分如何影響人體的反應機制,是針對身心症狀提供藥物介入的治療模式。 但身心症狀同時也需要搭配「心理治療」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實上,國外的文獻,大多也提到,藥物治療搭配心理治療,治癒率可得到大幅的提升唷~ 心理治療,運用各式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理論,藉由談話、媒材等方式,協助來談者,找到身心症狀可能的組成原因,運用不同理論學派的技術,回到原因進行源頭控管,或療癒我們已知、未知(無意識)的心理創傷。 💊 藥物跟心理治療的搭配,能讓來談者在相對舒適的狀態下,專心面對帶來困擾的心理議題。 或許因為我最常服務的以創傷議題個案為主,來談者大多帶著各式各樣困擾著日常生活的症狀,諸如,焦燥不安、惶恐混亂、失眠、腸躁、情緒混亂、無法克制的情緒爆發等... 這些症狀,我們都能找到一些從小到大累積的各種內傷(也就是我所稱的創傷),這時要直接彷彿開刀一般的切入那些病灶,來談者會經驗到各種情緒的湧現、難以控制,這其實是很可怕的感覺,就像是在未麻醉的情況下進行蛀牙鑽探處理,光想就覺得痛痛的... 現實上則是,來談者可能會面臨著,事件、回憶、內在議題正帶來各種困擾情緒或身心反應,而當我們開挖、探索議題形成的核心時,來談者需要一邊承受著各種湧出來的感受、失控的身心反應,還要一邊梳理過往經驗,那其實是很痛苦的事情。 (至於為何需要梳理過往經驗,過去不就過去了嗎?!這請容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說明。) 所以,我都會跟個案討論,如果目前的身心症狀反應,已經太讓生活受到影響了,甚至已經帶來太多的不舒服與受苦,先考量藥物治療,讓自己的身心症狀稍微得到緩和,於是我們才有足夠的精神與體力可以面對帶來身心症狀的內在議題。 💊 那醫師會如何協助我擺脫藥物? 當身心症狀緩和後,醫師會協助逐步將藥物減少,達到擺脫藥物的效果。 醫師的角色在調整藥物時是很重要的,可以針對來談者的症狀變化,建議某些藥物可以半顆、1/4顆不等的方式減量。這是需要醫師專業評估與建議的!跟醫師建立好的溝通關係真的非常重要!! 我也常常跟來談者說明,雖然目前的藥物其實多半很安全,但因為身心科的藥物,畢竟會直接作用在神經、內分泌系統上,所以自行改變服藥量(例如自行減量)的話,身體反而容易因為藥物濃度突然大幅度的變化,而造成症狀變得更嚴重唷! 就跟大腦、神經、內分泌系統是很纖細的人體構造功能一樣,藥物的調整也需要藉由醫師纖細的評估判斷,這樣才能安全地運用藥物帶來最好的效果。 (傳統上,我們的文化很多長輩很喜歡自己當醫師,自行決定藥物要吃不吃、拿心安、不拿白不拿、吃開心、吃身體健康...安捏母湯啦!!!) 看見心理除了豐富的心理師,可以針對各種族群、各種議題進行服務,我們也有與看見佳醫診所合作,不管是營養保健食品如何吃出好效果,或是在諮商過程中,產生了各種症狀的困擾,都能即時有個安全穩定的處理空間,幫助來談者更好的找到自己議題的最佳解唷~! ~ 看見心理 & 看見佳醫,關心您的身心平安與健康 ~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Lynn Su -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Intern/Seeing Counseling Center

    ABOUT ME My journey has shaped who I am today and has led me to become a counselor, which were relied on many self awareness from my past life experience. A life journey itself is often filled with mixed feeling including insecurity, worry, anger, happiness, jealousy, and satisfaction. The journey may be bumpy at times, but we can still find joy and love along the way. #distanced feel while expatriation When I work acrossBeijing, Guangdong, Singapore and Taipei, I felt distanced from the locals and even frommy hometown. Culture shocks made me homesick, but even after moving back, I found it difficultto feel a sense of familiarity and closeness. It was then that I realized that adjustment needs days or even years. #learn to know one’s limit When I started a small companyof my own, I went from feeling confident to feeling timid because I felt like I brought both my partners’ future and mine on a gambling table. Since then I changed from only focusing of myself to taking care others as well. However, I was stressed out becausethe new responsibility and perspective. After I realize my limitation, I feel relief because I can be accountable but not necessary take all responsibilities. #adopt the imperfect me When I made a sharp career shift from being promotion-driven to a full-time mother, the perspectiveof valuingmy sense of achievement changed completely. That was whenmy role changed butI wasn’t prepared and comfortable with.It was hard for me to accept my flaws and weakness in parenting because I thought it is easier than work. Afterwards, as a mother, instead of worry the future plan, I learn to enjoy moments at the present. #integrate experiences into counseling Having experience working in fields other than counseling allows me to look intoclient’s issue and also have diverse considerations like their background and life-span development. These experiences allowme to figure out people’s emotion changes with struggles, role adaptions, conflicts and stresses fromfull and dynamic view. COUNSELING PHILOSOPHY Many of us have heard the story about Sisyphus who keeps rolling an enormous stone up to hill only to have it fall back down, and he has to start over and over again. The story has become a metaphor for endless work. However, the action of repeatedly rolling a stone is very common among us when we pursue a goal we may even don’t know What and Why. We believe the goal is important and strive hard to attain it but we often forget to look into the driving force like our acceptance, worthiness and other hidden reasons. The reason I bring up the story of Sisyphus is becaus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rapeutic orientation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that I utilize. Object Relations originally started fromresearches on interaction and reaction betweenbabies and their mothers, and it explains how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 affects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From the moment we are born, eachof us has been constantly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and "things". These people and things are known as “objects’ and individuals keep forming relationship with objects . On top of orientation, I am open to exploring suitable and effective way for each my client. I start with deep empathy and therapeutic reflections. When the themes or intentions of sessions were discussed and decided, I facilitate clients to re-adjust undesirable object experience they came across in the past and loosen up their stereotypical thoughts in counseling progress. This helps to improv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avoid conflicts and troubles. Eventually, clients are able to find purpose and meaning, and true harmony in life. EDUCATION • Hsuan Chuang University Master of Applied Psychology • Strathclyde University, UK MSc 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PECIALTIES • Stress adaptation and regulation • Personal growth and confidence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 Career development and readjustment • Midlife crisis

  • 伴侶治療可以做什麼?-重新認識差異

    解景然 Sky Shieh 諮商心理師 「你為什麼一到假日總是往外跑!?這個家是有多讓你待不下去!?」小莉不滿的說著,「妳也要試著走出家裡呀!每天宅在家,不和外面接軌,久了會跟不上外面的腳步的!」阿傑努力地想說服小莉。 小莉和阿傑是一對新婚夫妻,他們在一次朋友聚會中認識。當時,他們被彼此不同的想法吸引著,很快陷入熱戀,相處得很愉快。但從結婚後開始,他們開始發現彼此的差異。 阿傑,外向、喜歡社交,經常參加派對和聚會。小莉則是一個內向、喜歡獨處的人。阿傑認為小莉太宅,且沒有自信心。小莉則認為阿傑總是在外面,不愛與她相處。這樣的差異和不理解,讓小莉和阿傑越來越不愉快。他們互相責備、吵架,甚至有過分開的念頭。 上面是虛擬的故事,但如果你也正面臨類似的情況,別急,有個性差異不代表你們走不下去,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你/妳獲得撇步,增溫彼此的感情。 差異在關係中必然存在 每一對因為愛結合在一起的伴侶,都是由兩個獨特的個人所組成的,而每個人都擁有自己一段獨特的經驗,特別是家庭、文化及所處的社群,都會影響著每個人,這些差異不一定會引起矛盾或摩擦,只要我們願意接納彼此的差異,並且以尊重和理解為基礎,時常保持親密互動的練愛習題,就能建立一段親密又自在的關係。 親密互動的練愛習題 好奇自己的養成:我們可以存著好奇的態度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或信念等…,的建立過程,讓我們可以更清楚自己,也好在關係中分享自己。 尊重彼此:遇到差異先抱持尊重的態度,不批評、指責,以開放的態度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考量。 好好溝通:這邊的溝通指的是彼此能有一個合適的溝通方式,讓彼此能說出自己對自己的想法與了解,讓彼此能更聽懂與認識彼此,而不是想說服對方。 同理彼此:當溝通後我們更能進入對方的世界理解對方的感受,也能理解對方的立場,有時候也可能會看見對方過去的苦痛或脆弱,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給予溫暖與支持。 保持個人的時空:保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不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與自己相處,更可以消化在關係中的學習或緊繃,讓自己和對方更快樂。 建立共識:在經過一連串的練愛習題後,我們可能發現差異還是存在,但我們仍可以一同在差異上建立共同的回憶、經驗、價值觀與信念,這樣來使我們更加親密。 治療可以地幫忙 在伴侶治療的過程中,我都帶領著伴侶們學習如何更好地溝通和理解對方,當理解彼此後,他們會開始對於原本的差異有新的視野,用善解、包容、尊重、理解和真心的關照面對差異,並且透過共同的興趣與愛好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父母間關係的問題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呢?

    王詩凱(國仲) KuoChung Wang諮商心理師 #我們的婚姻這麼糟,#該如何減緩對小孩的負面影響呢? 近期服務了幾對在婚姻裡遇到困難的夫妻,有的正在討論怎麼離婚,有的正在猶豫是否離婚,有的則選擇繼續待在婚姻裡並痛苦的等待奇蹟的出現。 這些面臨不同處境的夫妻不約而同問我一個相同的問題:「我們的婚姻這麼糟,該如何減緩對小孩的負面影響呢?」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父母願意認知到自己的婚姻關係會影響到小孩的心理發展(其實也會影響其生理發展)。因為過去多數的父母會把小孩的各種問題行為和自己的婚姻問題切割看待,不願意承認父母的婚姻問題對小孩有直接且深刻的影響。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多數父母不想、不能、不願意或是沒能力處理雙方的婚姻問題,只想好好把小孩教好,解決小孩的問題,幻想著孩子的問題行為只源於小孩本身的理由就好。父母會說自己對小孩有責任,不會放棄小孩。言下之意,是否也表示已經對婚姻關係的經營舉白旗了。 #父母間關係問題與孩子身心發展息息相關 究竟父母間關係的問題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呢? 過去二十多年間全世界有大量研究指出父母間關係問題與孩子身心發展息息相關(李維榕,2018)。 拿父母離婚的事件來舉例。父母離婚的過程可簡單分為幾個階段,如離婚前的婚姻失和、爭吵,離婚期間在法律上的攻防,以及離婚後在小孩照顧事件上是否能好好合作等等問題,整個過程可能是非常漫長的,孩子在這段期間遭受到的負面影響,往往比離婚本身都還要大上許多,但也這是很多父母容易疏忽的重大細節。 #回到源頭才有機會獲得較根本性的解決 前面文章我分享過婚姻研究專家John Gottman提出對婚姻有極大傷害的四個殺手,當我們對伴侶表現出批評、輕蔑、辯解、放棄溝通等反應時,將十分傷害婚姻。但其實這四個殺手級的行為對於長期暴露在這些互動情境下的孩子們的影響更巨大,除了可能有心理創傷,也會造成身體方面的疾病。 如何能減少夫妻問題對孩子們的負面影響,重點在於夫妻對彼此衝突的表達方式和解決方法,所以雙方意見不合時如何處理才是重要的。孩子的問題行為如果是源於父母的婚姻問題,就得回到源頭才有機會獲得較根本性的解決。 希望現代開始在乎婚姻關係對小孩影響的父母們,也都能開始好好思考如何經營伴侶關係,為孩子們營造真正幸福的家庭網絡!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到底要怎麼道歉才算道歉啊!?在親密關係中,道歉也是需要有技巧的喔

    解景然 Sky Shieh 諮商心理師 今天是你們的紀念日,你們規劃好今天要去吃個大餐,於是你們訂好了喜歡的餐廳,可是就在下班前,你的主管臨時給了你一個急件,要求你一定要做完才能下班,此時的你火力全開專注在工作上,希望能準時下班,可是還是晚了快一小時才下班,你沿路著急的趕路,但還是遲到了,而對方因為你的遲到生氣。 此時你邊道歉邊把臨時被交辦急件和伴侶說明,你期待另一半可以理解你的狀況後氣消,但對方依舊生氣,此時的你也感到相當委屈且不知所措。 在生活我們有時候就會有類似的小插曲發生,這時候如何以對方為重的好好道歉,來修復關係就成為我們可以一直相愛下去的秘訣囉~ 其實道歉也是一門藝術,【愛之語】的發起人Dr. Gary Chapman 就將道歉的藝術整理成五種道歉的語言,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五種道歉的語言 1. 表達歉意- 要怎麼讓「對不起」變得更有力量,就是同理心。有時候我們會糾結在,我又沒做錯,為什麼我要道歉。這時候並不是因為做了哪件事情的對卻,而是針對我們的表現讓對方感到受傷,先設想這個過失讓對方受到了什麼影響?對方的想法與心情會是什麼?再表達出你的歉意,如:「對不起,讓你擔心了」或「你等我等了這麼久,一定很著急,對不起」。 2. 承認過錯- 有時候我們的過失背後是有道理的,像上面的例子,工作臨時的急件一定要完成,才導致「遲到」的發生,這個時候,我們就先針對遲到這件事情道歉就好,不為自己辯解,不然此時道歉的重心就回到了自己身上,而非對方了。我們就直接說「抱歉,我在知道要處理急件時沒有先讓你知道,讓你為了我遲到等這個久,我錯了」,承擔起這個過錯。 3. 彌補過失- 當過失發生後,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具體、可行的彌補方案,作為給予對方的補償,讓對方知道你很在乎他的感受,並且願意做些讓他開心的事情。像是「今天你等我這麼久了,腳一定站的很累,回家我幫你按摩腳,讓你好好放鬆一下…」。 4. 真誠改變- 在知道這次過失對對方的影響後,討論出一個我們可以執行改善的方式,避免未來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改變真的要說到做到,不然可能會削弱你們的信任感。以案例舉例我們可以跟對方表達「若下次臨時急件時,我會先傳個簡訊讓你知道…」。 5. 請求原諒- 這時候就要將是否原諒的決定權交給對方,讓對方知道你是尊重他的,可以這樣表達「你願意原諒我嗎?」。 除了有失誤或過失發生時我們用上面的方法道歉外,我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和另一半聊聊彼此期待如何被道歉喔~這樣我們的關係就可以越來越親密囉~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吵架一定要今天立刻吵完?!有時候緩一緩反而情感更加溫

    解景然 Sky Shieh 諮商心理師 「你給我把話說清楚啊!你到底什麼意思!」一方聲嘶力竭地喊著;而另一方此時彷彿停格畫面一般,只聽得到急促的呼吸聲,但卻無法說出一個字句,就這樣兩人僵在了原地。這樣的畫面你是否覺得熟悉呢?很多來伴侶諮商的兩人常會跟我描述他們吵架時陷入這樣的困境。 一方覺得不被重視,一方覺得我不夠好 親密關係是我們最近的關係,也因此我們常會把所有關注放在對方身上,我們期待從對方身上獲得「我是好的、是被重視的、是最被看重的…」這樣的感受,但在衝突發生時往往「吵架沒好話」,讓我們更受傷,也更是急切想要從對方口中得到「你是好的、我是最重視你的…」,但往往我們越追著對方,對方可能就越是當機;或是我們越是當機,對方可能就越急著想獲得回應。 打破惡性循環前,要先停下來看懂 當我們陷入上面的「惡性循環」時,其實我們這時候需要的是先暫停一下,因為在陷入惡性循環時的我們其實都過度緊繃、當機了,下面這四種模式是當我們當機時最常出現的行為模式 : 「吵贏」-只想證明自己在這衝突當中是對的,而忽略了彼此的心情。 「逃開話題」-努力不碰觸敏感的話題,擔心對方指責自己。 「委屈討好」-為了安撫對方,什麼都願意做,努力討好對方。 「楞在現場」-看似人在,但魂不在,不接觸、不感受、不回應。 我們都需要暫停,好好約會、放鬆一下 當觀察到彼此已經有上述的反應時,我們都處在了「防衛互動」中,也就是努力避免自己再次受到傷害。 反之,我們可以觀察在「親密的互動」時的彼此,我們可以自在、開放的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與想法,也能看見另一半的心情、感受與想法,此時互動就會是正向的。 在溝通時可以觀察自己與伴侶可能在哪個狀態,來決定是否該暫停還是繼續溝通喔! 有時候我會邀請來找我談的伴侶嘗試「回家之後把想吵的記錄下來,下周諮商時再一起討論。而這周的時間就先好好生活、約會」,會做這樣的安排並不是鼓勵大家迴避衝突,相反的,我相信要談論緊繃的話題時是需要有所準備的,等彼此能量夠了,自己也整理到一個段落了,再好好地互動、討論與溝通(把架吵完),才能避免惡性循環的發生,讓我們一起創造親密的互動,越走越理解、看見彼此越恩愛。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大家都開心了,但你不開心啊-給忘了愛自己的老好人們

    陳玟卉 Wen Hui Chen 實習諮商心理師 #處處為人著想卻也處處失去自我的小圈 小圈是朋友與同事間口裡的老好人。總為他人著想的小圈也認為「只要別人開心,自己也會開心」,所以總是賣力接受別人的請求和回應別人的期待,也收穫了許多人的青睞。 可是每每在會談裡,小圈卻總是無力地說著: 「有時我覺得只有我在乎別人,根本沒有人在乎我…」 「如果我不做這些,別人還會接受我嗎?」 「當別人隨意對待我時,其實也會讓我很不開心…但是,如果我真的表現出不開心,有人能接受真正的我嗎?」 原來小圈從小就不斷被教導著「要多為別人考慮」、「懂得忍耐才是好孩子」、「顧自己的人不會有好人緣」,久而久之,「別人的眼光」成為小圈評價自己的唯一標準,「擁有自己的感覺」變成了不能言明的奢求。 然而隨著小圈從家庭、步入學校、再步入社會,當人際關係隨著生活圈越來越複雜時,無止盡的他人與無止盡的期待,讓小圈越來越心力交瘁。 在職場上,小圈常常得為了迎合同事或主管而過度退讓、過度攬責;在親密關係裡,為了不被討厭而過度付出但也過分焦慮。 在他人眼光中載浮載沉的日子,讓小圈難以好好享受自己想要的關係,也難以好好愛自己。 那麼,像小圈這樣的老好人們,該如何好好愛回自己也珍惜關係呢? 1.辨識關係中的「老好人模式」,聆聽並重視自己真正的需要 在別人登門造訪時,「說yes之前」先仔細想想究竟是為何而做,是「害怕別人失望」的擔憂,還是真正的欣然接受,又或者有其他原因? 長久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但靜下來仔細區分自己真正所思所想的是什麼?什麼才是自己真的喜愛的關係、生活? 2.同樣的,也將別人的責任還給別人 釐清自己的需要後,將別人的需求與責任還回去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可以陪伴但不要過度承擔。 3.關係的美好,搭建自有彈性的界線 其實在任何關係中,單方面的承受與單方面的付出,長久下來終將令其中一方失衡。 反之,懂得適當的劃線,才能獲得關係裡真正的自由。 (以上對話為自編虛擬內容)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