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找到 444 項與「」相關之結果

  • 三招溺水自救術帶你游向平穩的彼岸

    朱芯儀 Chu Jui-Yi 諮商心理師 火車出軌的哀痛還沒換口氣,疫情爆發、股市如雲霄飛車、缺水危機、電廠受災,台灣從未經歷,這真的是個難熬的時期,如何在被現實打擊攻陷你之前,不要先被自己的恐慌、焦慮、挫折感淹沒,自己先被自己的心打敗了呢?恐慌的我們又如何安住自己的焦慮的心,不忽略身邊所在乎的人。 親愛的,這段時間你一切好嗎?好多時候我想表達關心,但不知道在網路那端的你是如何的,怕問出口反而更觸景傷情,怕所提供的無法直接的幫助大家,只盼望發揮自己身為心理工作者微薄的力量,過這些文字可以讓你感受到我關心的溫度,更虔誠祈願每個人都能擁有平安。 當我們陷入焦慮恐慌的海洋,讓我們試著這樣做: 1、抬頭呼吸:我們現在就彷彿是溺水者一般,掉到現實與心理感覺交織的大海裡,雖然有些事情我們只能盡可能保護自己,去承受這些難受,但泡在海裡,並不表示你一定會溺水,請不要一直盯著水面猛瞧,鋪天蓋地的新聞會無限放大焦慮,盡可能控制每日觀看新聞的時間,居家隔離或在家工作也要好好對待裝扮自己,即使無法出門也不要整天穿睡衣夾著鯊魚夾,那會一直提醒自己還是身處海裡。 2、緊握浮版:專注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在這些難熬的時刻,你更需要有一些可以自己嘗握的生活重心,生活重心我想是很容易了解的,不管是看書、寫文章、種花、整理家裡…都好,做一些自己覺得有趣、有成就、有意義的事,我特別強調是自己能掌控的,而不是要去掌控別人的,要小孩藉此空檔好好唸書、要配偶學習做家事、要家人理財等等,這些只是希望,如果他們有做,那是賺到,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他人身上,只會讓已經溺水的你更加挫折。 3、結伴游泳:不管是美國追蹤37年的葛蘭特研究,或是最新腦科學對於壓力解藥催產素的了解,我們都發現「與人聯結」是人生中最能幫助自己復原的關鍵。在這樣的時刻裡,人際的聯結更形重要,雖然無法面對面,但拜科技之賜,我們有好多方法可以聯繫彼此,文字訊息、語音留言、電話、視訊、聊天室…請不要讓自己與人際斷了聯結,也希望大家更主動的用安全的方法關心你身邊的人,讓人際可成為支持我們的一張大網,使我們在溺水中也能安全的一起游向前方。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可以與誰聯絡,以下也提供各種 #免費的社會資源管道,他們就是為了我們而存在,請別客氣多多運用哦! 相信這不是最大的難關,只要我們一起面對,身體不自由,但我們的心卻是自由的,讓我們的焦點放在生活上,找到苦中作樂的小確幸,祝福我們都能走出內心的黑暗,讓人生重見光明! #免費社會資源 - 張老師專線:1980 - 防疫安心專線:1925 - 生命線協會:1995 -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 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2)3393-7885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你身邊有疫苗猶豫的人嗎?

    朱芯儀 Chu Jui-Yi 諮商心理師 你身邊有疫苗猶豫的人嗎? 沒疫苗打是一回事,但是有疫苗卻不想打更是各地都普遍存在的現象,「疫苗猶豫 」已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了 。 爬了好多資料,我發現,疫苗猶豫真的並不是醫療問題,不是你告知他們正確衛教資訊、清楚透明的科學實驗數據、副作用的機率,或是保護力會增幾成的這類訊息說明就可以動搖的,而是勾起了我們最害怕的心理問題。讓我為大家試著分析,並分享如果我們自己,或我們身邊的人是疫苗猶豫者,要如何互動的參考指引吧! 《疫苗猶豫是沒有信心 》 1. 對疫苗本身沒有信心 打了疫苗我們真的會變更好嗎?這個疫苗會有什麼副作用呢?我會不會突然猝死呢?又不是不會得病,只是有保護力,需要為這去打疫苗嗎? 2. 對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沒有信心 我真有免疫力可以自行產生抗體嗎?我真能適應這樣的改變嗎?如果有個萬一我就回不去了怎麼辦?如果我發作時沒人在身邊怎麼辦?尤其是長輩們,他們比我們更容易感到自己的脆弱和無助。 3. 對研發或推廣疫苗的地方沒有信心 不打疫苗也是在對國家投出反對票,用這樣的行為表現出自己的不滿、不買單、不信任。 《如何面對疫苗猶豫 》 我們很想趕快集體免疫,所以聽到有人有疫苗卻不想打,很自然就急著想說服他,但面對這樣猶豫所造成的心理狀況,請記得「慢慢來比較快」哦 *把情緒剖開用理性來看: 疫苗猶豫其實就像伸手進恐怖箱的感覺一樣,越是不要想,越是莫名的恐慌,要他伸手進恐怖箱只會讓他越來越害怕,不妨先停下來,與他聊聊心裡真正的擔心是什麼,並且耐心的追問:還有嗎?還有嗎?因為沒人會一下子就敢面對恐懼,需要安心放鬆才能慢慢面對。 而當你們都漸漸更發現他恐慌的來源,可能是會受苦的擔心、有遺憾或捨不得的心情,或對自己萬一有狀況卻求助無門的無助感,我們才有可能對症下藥,幫他建立更多的資源和支援,以建立心中的安全感,使焦慮減輕。 *情緒還要情緒來醫: 有時候維持現狀較好,有時候面對改變才對,誰知道哪個決定一定是正確的? 而誰又能保證打了疫苗後的他會怎樣?我們得承認,這就是每一個人都逃不掉的,那最深處的不安全感,因為這件事根本不是我們能知道,也不是我們能掌握的。 對於這些情緒,我們只有喚醒他的「相信 」,也許是神明、菩薩、上帝、阿拉等宗教,也可能是對冥冥之中的靈性、對上天的信仰,當他感覺其實是被看顧的、其實是被守護的、其實無論發生什麼都會否極泰來的,才能使他試著放手,試著交託,試著去面對這些總有風險的事。 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到底要不要說服別人打疫苗呢 疫苗是世界公認最能保護人類的公共衛生方式我們當然還是持續要朝著這方向努力,但請不要粗暴對待,希望透過這一篇文章,大家能更理解這件事,也用更有智慧、更溫柔的方式來與彼此互動哦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我要怎麼回應他的焦慮

    朱芯儀 Chu Jui-Yi 諮商心理師 好多人問我:「如果家人對未來悲觀、茫然,一直問:「疫情會持續多久?」 我怎麼回應可以讓他們比較有安全感呢?」 有時別人的焦慮好像幾句安慰就可以安撫的了,但有些焦慮卻好像怎麼回應也不是,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 你可以試著這樣做: ●第一步 覺察自己,才有選擇的權力 你知道如果不先覺察自己,變成一齣鬧劇事小,還有可能變成悲劇嗎? 當他滿臉憂慮的低氣壓靠近,充滿茫然悲觀的言語襲向你的時候,你的心理有什麼情緒被勾動了呢?我們的內心小劇場可能是: 你在焦慮什麼?都已經跟你講過一百次了啊! 我覺得好挫折! 反正你寧可相信那些謠言,也不聽我說的,我感到不被信任的傷心! 你怎麼又來了,一直重覆碎碎唸,我好厭煩! 你緊張我更緊張啊,讓我感到更慌張! 說什麼也沒用,我對你的焦慮感到很無力! 更何況是你在生活中本來就有著好多好多累積起來的情緒,如果就冒然回應他,猜忌、指責、不耐煩、生氣…都會參雜在你回應的話語裡,不但幫不了他,還很可能造成兩敗俱傷的慘況。 覺察,讓我們有了空間,可以去選擇你要對覺知到的這些怎麼做: 可能你選擇用語言好好說出他一再焦慮帶給你的壓力。 可能你選擇先不回應而只是聆聽。 可能你選擇先把自己的情緒放著來專心陪伴他。 可能你選擇先找個理由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互動沒有標準答案,但你清醒的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你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你知道自己做出了選擇,你是你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他的焦慮勾起內心衝動,身不由己的俘虜。 只有先關注自己,你才有可能真正專注在他身上。 ●第二步:回應對方,答案在他身上 「解鈴還需繫鈴人」這道理我們都懂,這結又不是我打上的,能解開的只有他自己,我們卻常以為自己比他還懂,想要幫他解除他的焦慮,但其實,在這個充滿未知與不確定的年代,誰可以給什麼保証? 我們得承認自己的安撫只是安慰劑,化解自己心中焦慮的鑰匙只在他自己手上,而我們,只能從不斷的探問中引導他找到那把鑰匙。 聽到他們對未來可能會封城的焦慮,我們可以: 問:主要擔心的是什麼呢? 聆聽他的在意。 問:你怎麼覺得這件事會發生呢? 有可能不發生嗎? 看看他的資訊量與肯定度 。 問:如果真的發生你會怎麼辦? 引導他從抽象的恐懼中接納最壞狀況。 問:現在做什麼你會覺得比較安心呢? 引導他回到現實生活中的掌控感。 問:還需要什麼才會讓現在比較好過一些呢? 關心他生活各層面的需求。 我有一個目標,要在這疫情間每天關心身邊的人,長輩們的焦慮常常是最明顯的,因為他們本來的社交生活就是面對面泡茶、唱卡拉ok、跳舞,電話講十分鐘耳朵就痛,又不會新的通訊軟體,也沒有什麼youtube、podcast等滑手機的娛樂,生活真是變得一片空白,而且,學習這些新東西似乎非常困難。當我問到最後一題:「需要什麼才能幫助你比較好過些呢?」時,我發現他們真的很需要我們的幫助,除了能教他們學習一些很簡單的方法就可調適生活的科技以外,也可勾起他們原本對寫書法、種花養草、畫畫等等的興趣,而我也發現,焦慮有時更是一種求助,不知道要說什麼,只能用這樣的情緒留住你多陪伴他,如果你自我覺察後,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就請多當當那雙耳朵吧! 但如果不可以,也請別壓迫自己,別讓他的焦慮把你也淹沒了! 記得,你永遠是自己的第一位,因為要照顧別人,你更需要好好保重自己,很多事做不到、做不好、做錯了,也還是請你允許和接納在這個時期也一樣手忙腳亂的自己哦! 祈願我們心安平安 !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台南人怎麼可以在這裡加糖?」,淺談原生家庭與成長經驗對人的塑造

    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描寫了戲中角色陳嘉玲的諸多原生家庭成長經驗,讓許多觀眾深受感動。而《俗女養成記》、《俗女日常》的原著作家江鵝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經提到,有一天她示範炒米粉給德國朋友看,在某個步驟中加了糖,德國朋友瞪大了眼睛質疑「鹹的料理怎麼可以加糖?」。江鵝才意識到了自己的理所當然,並非全世界的理所當然。自己的理所當然是來自台南人的理所當然。 原來每個人的「理」所當然,那個「理」都可能有自己獨特的形成原因,旁人未必能夠完全理解。這個「理」深入骨髓地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長經驗合為一體,雖然獨特卻又因著已經溶為自己習以為常的一部份而不再特別、察覺不到。 就好像在世界中的某個角落,上街乞討賣藝,是某個孩子的再平常也不過的成長日常,生存所必須;對某個身處上流富貴的孩子來說卻是不可思議而難以想像的生活。 此刻「理所當然」的「理」之所以能跟「當然」暫時分離,拿出來思考與討論,是因著「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以及感受到某種強烈的情緒經驗被召喚起。」 其中之一種魔法級的召喚儀式是道地家鄉菜,家鄉菜跟家鄉特產可以引起濃烈的鄉愁感。 原鄉經驗與原生家庭經驗深深地塑造一個人,這是一種無形的血肉,添加在我們的思考骨架與情緒生活中。偏偏這樣的議題能夠被討論,經常發生在我們身處異鄉;已經脫離原生家庭;或內心很想脫離原生家庭束縛的狀態中。 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就像一杯有結晶體沉澱其中的水。當我們願意去思考這些經驗,此刻我們正在做的事,就像這杯結晶沉澱的水拿去曬乾,把其中留下的結晶體拿出來嚐嚐,發現:「原來這是鹽巴!」或「原來這是糖!」 當我們知道手上擁有的是鹽巴,就可以把這些鹽再撒到其他地方,可能依然是水中,或我們某道正在翻炒的料理中。此時這道料理好吃或不好吃的關鍵之一在於,會不會鹽灑得太多或灑得太少,拿捏的比例是否剛好。一如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可能有傷痛也有成長的養分,已經成人的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運用這些生命經驗,繼續生活下去、往前走。 但最根本而要緊的是,我們得先知道我們手上拿著的是把鹽還是糖。不嚐看看,就不會知道;不親自嚐看看手上這把鹽,只聽別人說,看別人的故事當中煮的菜,少了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背景與家庭經驗,就不容易有最真實的體驗,不會知道這箇中滋味。了解手上掌握材料是什麼的人,更有機會創造自己心中想要口味的一道料理。 這就是為什麼原生家庭經驗值得我們探索的原因所在。 這是一個起點:當家鄉菜或家人的拿手菜勾起我們的鄉愁,問問自己什麼樣的記憶在廚房或餐桌上重現了?這樣的記憶跟什麼樣的經驗感受連結在一起了?我們是為了什麼努力至今,是故能嚐到這般味道的鄉愁? 不只是鄉愁,當我們意識到對某項食物或某種口味有偏好,說不定也有些情感連結存在食物中,被嗅覺與味覺喚起。 同樣地,某人說的某句話做的某件事旁人覺得沒什麼,自己在心中卻特別地激動或相當有感覺,這類不尋常的情緒與行為反應,說不定也有些特別的情感連結被勾起了。 觀察自己是一件有趣的事,未必總是會感受到甜蜜快樂,就如味覺尚有酸苦辣鹹等各形各色。也因著原生家庭曾經令我們感到傷痛,有時候我們會害怕嚐試、不願去想,但是若是有機會,願意探索其中,相信能有所斬獲。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壓力大吃得多?可是我沒有壓力也吃得多啊!」從飲食認識壓力、學習處理壓力

    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先說結論,壓力與過量飲食之間的關聯性已經被許多研究給證實。然而你覺得自己壓力大嗎?還是沒有壓力,依然吃很多?實務上,有非常大比例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壓力,因此也不覺得吃得太多跟自己的心理狀態有關。很多人跟朋友聊天,或者醫師問診都可能經歷過這樣的對話:「你最近是不是壓力很大?」得到的反應是「沒有啊!跟平常差不多、我沒有壓力」;或者另一種經典反問:「誰工作沒有壓力?」,「現代社會有誰的生活會沒有壓力?」 關於壓力的覺察或感受,心理治療認為人的心理世界有一套運作機制幫自己適應外在環境的種種要求。古典心理治療理論的說法是防衛機轉,當代的看法視之為心理適應機制。也就是說只要不是突然的生活劇變,或者天降大任,人本來就有適應壓力,不對壓力存在感到大驚小怪的能力。 「但是,有感覺的東西暫時離我們的大腦太遠,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這樣說,怎麼好像我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硬是要扣上「你有壓力」的帽子。在此先澄清一下,我們並不否定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但是我們先來開放各種可能性來思考、感覺自己的內在狀態。 【慢性壓力促成的情緒性飲食】 關於能否意識到自己的壓力,有一種切入思考的途徑是,自己承受的是否屬於長期的「慢性壓力」。像是溫水煮青蛙的比喻大家都知道,一樣的熱水青蛙碰到了會知道自己不適合因此跳出來;然而慢慢地從溫水加熱,青蛙很可能就會選擇留下來而不自覺危險。 人的心理運作也是,如果我們隨時都在意識層面監測自己的壓力,感知到威脅與挑戰,恐怕會相當焦慮與難以放鬆。因此我們會學習逐步適應,但有的人會以為自己能夠承受,但其實已經處在一個對自己身心有所威脅的狀態裡了。這時,情緒性飲食,可以是一個溫柔的提醒,「我的壓力原來已經不知不覺之中,變大到需要透過吃來排解了」。 因此想像我們的內在情緒世界有一個容器,能夠去乘載壓力所帶來的種種感受。這個內在世界就像一個水庫,情緒積累太多水庫滿了恐怕釀災,會需要適當洩洪,消化或轉移這些情緒。 而大多數時候,我們通常會覺得壓力還在可容忍範圍內,也就是自己的狀態還算在水庫滿水位的安全值以內,不覺得有什麼大問題。一旦壓力開始積累,有些莫名的情緒或焦躁出現,我們經常會習慣性地使用一些策略釋放壓力與情緒,也就是洩洪。 比如說周五晚上下班後跟朋友聚餐約會唱KTV,周六日登山旅遊踏青,這些聽起來或許還算相對健康;然而暴飲暴食、酒醉到吐、因為瑣碎細故而跟周遭的人大吵一架、責罵服務生,這類跟壓力有關的洩洪情況亦不在少數。 【覺察壓力往哪裡流動】 因此讓我們將問題轉向,除了問自己有沒有壓力以外,或許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是,我們怎麼處理自己的壓力?壓力產生的情緒水位上升時,它往往流向哪邊,我們如何處理它?好比有的人平時情緒溫和,卻在緊急任務一來壓力很大的時候會變得脾氣暴躁,對身邊的人生氣。我們看到這些跟壓力有關的情緒不自覺流向人際關係去了。 壓力因應是一度是心理學研究的熱門主題。最為有名的是Lazarus 與Folkman這兩位提出的論點(註2),他們認為壓力因應可分成兩大種類一種是「問題焦點的因應」,運用訂定目標計畫、採取行動將造成壓力的來源給消除;另外一種是「情緒焦點的因應」,使用改變心情的方式來面對壓力,比如去運動、唱歌,包括大吃大喝。 不過有些研究者發現偏好採用問題解決因應策略的人,比起習慣採取情緒因應的人經常能有更好的心理適應,壓力指數比較低(註3)。好比有一科考試很難,有的人偏向跑出去玩(情緒因應),有的人立定讀書計畫努力學習(問題解決因應)。好好念書的人透過準備考試內容把考試壓力降低了,跑出去玩的人回來之後變得更焦慮,因為離考試時間更近、準備時間還更少。這樣的結論看似鼓勵我們訴諸問題解決是處理壓力的最有效途徑。 乍看之下是很合理的解釋,不過也引起後續研究者的爭論進行理論與研究的修正,因為世間事並非「凡事都有解」。不過一般而言,我們兩種壓力因應策略都會去採用,如果我們的大腦評估問題可以解決的我們通常會採用前者,不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就可能採用後者。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我們的心中,有些壓力問題,有些心理的痛,不是說解決就能解決的。工作上,好比面試、作品、專案交出去,確實有自己能夠努力的部分,但別人會怎麼看、怎麼想,未必完全是自己能夠決定的;原生家庭議題中,對於最親近的人,我們的話或許有影響力,但終究家人還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無法要對方處處要照自己所想的去做;親密關係的失落尤其如此,愛情關係的結束、親人的過世,有許多痛苦與焦慮並非都可訴諸問題實際面的解決。 【壓力的真正關鍵,在於有解與無解之間的交纏不休】 然而令人受苦的不只是有些世間事、世間情無法解決。 臨床工作上,筆者觀察到更多的受苦來自: 把實際上有解的,當作無解,不採取作為令情況惡化,會增添心理壓力。 把實際上無解的,當作有解,硬是要人定勝天,也會增添心理壓力 無關乎於宗教信仰,大家耳熟能詳的寧靜禱文,提供了很好的指引:「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正是在說此事,辨別什麼是可以解決的,什麼是不能解決的。正是面對壓力的有效原則。 我們除了要擁有分辨什麼是可以問題解決的智慧以外,更需要的還包括寧靜禱文中更前一句的「請賜給我雅量從容的接受不可改變的事」。然而這更不容易,也是諸多壓力的來源與焦慮的原型。 透過凡事都有解,我們在心理層面想要對抗的可能是「人世中有些不可改變的失落與無常」的事實。有沒有可能,小嬰兒也希望永遠待在母親的子宮裡面,不要與母親分離,然而懷胎十月終究會等到這一刻。不想接受失望或失落,或許是從生命最早期就不陌生的經驗,但我們透過一生的諸多經驗在練習學會接受失落,直到死亡。 人面對失落有各種姿態:有的人透過不再抱持希望,不要期待就不會受傷害;有的人則是透過大量的努力與表現優秀,甚至變成別人眼中的控制狂,來讓凡事都在掌握之中;有的人則是透過他人的討拍與抱抱或各種關係形式,讓自己不要感覺到落寞。 這些我們可以視為練習承受失望與失落的過程,倘若我們因為這些面對失落的方式而受苦,看見了自己習慣採取這種方式處理失落,太過受苦,就有機會選擇放下,選擇另一種方式。 看待壓力,可深可淺,未必需要事事挖到最深。藉著這個例子,我們要幫自己思索的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再度習慣性地要情緒性飲食來處理壓力的時候,提供以下方法,用以下四個問題自問自答,能指引自己的心更加安定: (1)此刻什麼讓我如此有壓力? (2)眼前我是否已經做了我所能做的部分了?(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 (3)有什麼不是我能夠做的?(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4)我能否找種合適的方式讓自己喘口氣(請賜給我雅量從容的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如果是情緒性飲食,也危害了健康或者造成體重的困擾,那麼慢慢地開始尋找其他合適自己的方式處理壓力與情緒。 藉著以上四個自問自答來面對壓力,就已經同時運用「問題焦點的因應」與「情緒焦點的因應」兩大策略,先安定漂浮的心思。 有時候處在混亂情緒的狀態中,自己很難做到把這四個問題思考清楚,那麼先和緩情緒,尋找可靠的第三者,家人、朋友、心理師的情緒支持,也會是個不錯的方式。而要能接納失落與無法改變,這部份則是可以慢慢走、慢慢探索的心理議題與個人修持了。 再次強調,以心理治療的觀點與角度出發,並非只要情緒性飲食就是問題,而是你也因為情緒性飲食而感到困擾或危害到健康,這才會是問題。飲食本身不是罪惡,當它成為情緒的單一出口時,才變成了代罪羔羊。畢竟飲食在原初經驗中,應當是幸福的事!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日劇《昨日的美食》與三項心理食材:如果「性傾向的自我認同」是一道菜,如何料理得滿意又好吃?

    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讀者是否會想:每天的飲食究竟跟「性向的自我認同」有何相干呢? 大受好評的日劇《#昨日的美食》,近日推出劇場版。故事圍繞在男同志史朗,與伴侶住在同個屋簷下,透過下廚,以及與愛人共進晚餐為核心,消化生活中種種挑戰與議題,諸如:家人接納、職場出櫃、熟齡同志,與臨終安排等。是用輕鬆詼諧、觀眾可消化的方式,予以呈現的溫馨小品。其中,男主角史朗,其同志身分的自我認同與追尋,更是劇情推進的一大主軸。 同志的「自我認同」程度,跟個人的幸福感息息相關。因此本文透過心理學談「自我認同」的一種角度,跟讀者們共同思考「同志的自我認同」,協助讀者們更能了解身邊同志朋友的內在世界;也提供同志身分的讀者,一些促進「自我認同」的可行之道。 藉著《昨日的美食》,讓我們想像,如果「性傾向的自我認同」就是一道菜,如何把它料理得滿意好吃,符合自己的口味與愛好?(這也暗指「自我認同」是走在自己舒適的位置,對自己負責的事情,並沒有所謂的標準模板與菜單。) 自我認同是一項心理概念,筆者認為至少有三項「心理食材」能夠增添同志身分的自我認同,這三項「心理食材」分別從社會、人際、自我三個層次汲取而來。 【心理食材一號:同志友善的社會文化與成長環境】 影集中第八話,史朗與男友,跟另一對同志伴侶朋友到餐廳聚會用餐。店內放眼望去,滿坑滿谷一對對異性戀情侶。然而同桌的同志友人,毫不避諱各種話題,甚至替愛人拭去臉上菜渣的親密舉動。讓鄰桌路人議論紛紛、引來側目。這令史朗丟臉困窘,臉色大臭,對朋友表現得相當失禮。史朗也因此在飯局後對男友發了頓脾氣。 相較於先前,在同志族群出沒的新宿二丁目聚餐時(第七話),史朗活潑自在地與同桌同志朋友們暢聊自己熱愛的女藝人,史朗在這兩場飯局的行為表現,可說是天壤之別的反差。而這正是「環境友善接受度X自我認同狀態」兩個要素交錯之下的結果。 「社會」是複雜的系統概念,對於「多元性別與性傾向」的友善接受度,各個國家社會都有所不同;同一國家中的都市與鄉村也有不同。這個例子中,甚至連不同社區、場合也有區別。在性別友善的環境中,同志往往更能做自己。 友善社會環境與氛圍,此為第一項「相較有利於自我認同」的心理食材。而我們身在同婚合法的台灣,這也是有助同志族群自我認同過程中,減少阻力的一大優勢。 ※那麼如何將這項「有助於自我認同的心理食材」料理得好吃呢?具體做法是什麼?※ 社會實踐與社會行動的支持可說是必要的,同志大遊行已行之有年,還需要多鼓勵大家嗎?事實上不僅是同志議題,如果我們要創造一個性別友善的社會,那麼致力於讓任何弱勢,或待處理的議題被看見與重視,都是同樣重要的。(特別推薦#報導者這個獨立媒體) 我們能期望一個會貶低女權的社會,可能尊重同志嗎?我們能期望一個對身障者或老人需求會漠視的社會,會重視少數性別認同族群的政策需求嗎?是故,平權與社會運動很難是一項自助餐,只選自己想要支持的,它是一種「關心、尊重與留意他人需要」總體社會氛圍的營造。我們無法預料哪天自己、自己的孩子、所關心的朋友,會成為某種特質少數的一份子(不只是性向)。因此支持任何值得被看見的弱勢或議題,促進公民意識,我們都在為「性別友善」直接或間接地出一分力。 【心理食材二號:人際接納】 愛下廚的史朗,意外地跟鄰居太太成為團購買菜的好友,某次與鄰居太太談到「家人對自己身為同志的接納度」這個話題,史朗不禁感嘆地說:「要是我媽就像妳一樣,能把我當一般人看待就好。」直率的鄰居太太聽了這話,不禁歪頭,對史朗表示:「你對我來說是外人啊,跟家人又不一樣。如果哪天我女兒跑來跟我說她是女同志,我也沒有自信可以那麼冷靜!」(第三話) 史朗在大都市中工作與生活,相較之下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其他同志,與對同志友善的人群。「志同道合」往往能讓人感到不被孤立與格格不入。 然而如同鄰居太太說的,不同的關係,有不同的立場與影響力。在不同的關係位置,像是:家族家庭、學校職場、生活社區,如果都能存在對「各種性傾向」友善的人,那麼對於同志走「性向自我認同」這條路來說,會走得更順。 現況下的確有許多人困在無奈處境中,比如說家族的恐同氛圍中,出櫃可能失去繼承家業與教育成長的資源;傳統產業職場封閉的特性,出櫃可能承受了隱性歧視、差別待遇、無法升遷的風險。 是故自我認同以及決定出櫃與否,在哪些場合出櫃,沒有單一標準的答案。就算不是同志,我們也要小心留意尊重親友的出櫃意願,還沒穿好衣服就被拉出門是件令人困窘的事情。也許做人處事未能處處周全,但是能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中,就會很好。 ※那麼「人際接納」這項心理食材,如何料理得好吃?※ 首先,若我們在職場中有權力,有說話的份量,此時表達對「性別友善」議題的重視與支持。那麼同志朋友在身邊,將能更有條件、更有安全感地選擇,決定要展現多少自己的不同面向。 第二,以同志自身來說,多跟「自己心目中」,已經處在「理想自我認同狀態」的人相處,能夠有效的親身經驗與學習,幫助自己也更趨近這樣的認同狀態。 比如有的人藉由參與同志熱線、接觸同志父母愛心協會等,慢慢地打開自己,或學會各種跟父母出櫃的策略;參與同志友善的扶輪社、登山社、同志友善的教會;又或者,有困難時尋求同志友善的醫師、心理師協助。我們可以在工作、社交、娛樂、信仰方面,找到合適的同儕與人際接納。得以學會在面對不友善的情境與待遇時,如何有智慧的化解這些挑戰。 【心理食材三號:自我內在(心理狀態與性格)】 某日,史朗受到老闆所託,讓女實習生跟著見習。由於史朗在職場沒有出櫃,可說是「偽單身」的帥氣黃金單身漢。史朗自己也幻想如果對女實習生太溫柔,會被對方誤會在展現好感,或運用職權優勢性騷擾。這個過程中,「強烈的焦慮感」驅使史朗誤判對方的心思,誤以為女實習生喜歡上自己。為了阻止對方「愛上自己」,史朗反而說出了不合宜的話--詢問對方「妳有男朋友了嗎?」。結果真的讓女實習生誤會「史朗對她告白」,史朗擔心的事真的實現。(第六話) 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史朗有著「相當在意與臆測他人心思」的性格特質。這個性格特質,平時能夠讓他展現善解人意,做事嚴謹不出錯等好處。然而在遇到性別與感情議題的情境時,會大力引發史朗內在的焦慮,使得他過度解讀、錯誤解讀,進而採取過頭的行動。 這是我們臨床心理工作常看見的困擾呈現。 ※那麼「自我內在」這項心理食材,如何料理? 透過自省、朋友開導、心理諮商,看見事件背後「焦慮的本質」為何,認識自我的內在狀態,將能夠緩解焦慮。※ 以此例來說,史朗若能看見,原來自己焦慮的不只是「被女實習生誤會」,還包括「在職場上被發現自己是gay」的擔憂與恐懼。甚至背後可能還藏有「為何我不敢坦率展現自我性向」的生氣與懊惱。 若能看見這些「自我的內在狀態」,史朗會明白,為了防範「自己性向被發現」的焦慮,自己的言行舉止容易變得矯枉過正。心中小劇場過度上演,也容易曲解他人心思。當史朗能夠正視與理解這些內在議題,史朗便能將焦點放在安定自己的內心,而非手忙腳亂地讓別人不要誤會自己。焦點與方向對了,心事才能有出路。 【結語】 本文從三個層次,來思考與理解「性取向的自我認同」: (1)藉著支持性別議題與弱勢群眾,創造友善社會氛圍。 (2)人際方面的作為,諸如:運用話語權,表露對多元性別的友善態度;與自己欣賞的「自我認同狀態」的人往來;親近性別友善的社群。 (3) 透過自省、與他人對話,促進對自我(性格與內在議題)的認識與疏通。焦點與方向對了,心事才能有出路。 無論是性取向,或各種方面的身份認同、價值認同,「自我認同」都不會是一兩天的事。飲食是每天事,每餐吃每餐消化,好吃難吃皆是生活日常;自我認同這條路也是,需要大環境與個人內在的同步修練,好走難走都得走,慢慢走,才能逐漸走到自己舒適自在的認同狀態。願你我在這條路上一同前行。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我怎麼都吃不下、沒胃口」,憂鬱的人為何食慾改變?

    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你是否曾經在心情沮喪低落之時沒有食慾呢?食慾的改變,與連帶的體重顯著變化,是處在憂鬱心情的人或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有的現象之一。這往往是一項令人困擾的狀況,食慾長期增加容易讓人過胖變得缺乏自信;食慾減少則疲勞、無精打采、缺乏能量與活力。其實食欲是瞭解我們情緒狀態的敲門磚之一,讓我們一起透過幾種常見的可能性來思考,憂鬱的人為何食慾改變? 從生理層面來說,如果已排除其他生理疾病,憂鬱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比如血清素),是影響食慾的一種可能解釋。然而我們來到心理層面做思考,筆者臨床工作留意到「對於活著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感到懷疑,或失去對自己來說有重要意義的人事物」,是身處憂鬱之人經常正面臨的重大心理議題。 請各位讀者稍稍回憶自己人生中那些憂鬱沮喪的時刻,是否曾經對自己的價值感、存在感有所懷疑,或蒙受重大的失落哀傷? 好比工作挫敗被主管貶低;失業覺得自己沒路用;親密愛人離自己遠去;重要親人過世一蹶不振,那些經驗都可能深深地讓人拋向內心的淵谷之中爬不起來。「我的價值在哪裡?」、「只剩下我一個人還有什麼意義?」這些聲音就像峽谷回音不停盤旋在幽暗內心。又或者不一定發生什麼重大事件,就只是一直以來總有這些自我打擊的內在聲音在自己耳邊低語。 這樣的連結是什麼,沮喪心情跟食慾又有什麼關係? 我們回到最基本的經驗去思考,若是一個小孩童言童語的問你:「人為什麼要吃飯呢?」你會怎麼回答?一般爸爸媽媽可能會有的回應是:「人會肚子餓啊!活著就要吃飯喔」「而且這樣你才可以長大、長高喔!所以你要好好吃飯。」 是的,人吃飯是為了活下去跟成長。 人的生命與體能部分依靠飲食供給,三餐吃飽有力氣做事。內在呢?我們認同內在生命的概念嗎?我們的內在生命是否存在精神食糧,供給自我價值感與平靜喜悅等等的養分呢?精神食糧並非唱高調,甚至非常務實。 我們可能透過工作成就感、月底拿薪水來經驗自己身為成年人的尊嚴與價值;透過身邊愛人朋友對自己的欣賞與疼愛感到安慰;透過家人的陪伴與存在獲得安全感。若這些存在瞬間被抽離了,人就有可能在情緒層面陷入衝擊與創傷,衝擊力道因人因狀況而異,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情況,某些情況下確實可能讓人深深陷入憂鬱。這種內在心靈層面暫時缺乏養份的情況,恰好體現於外在沒有食慾,兩者相互影響。而身心連結的相關性,持續地在當代研究中被指出來。 因為憂鬱而食慾不振,這種內在情緒的狀態並沒有統一的梳理方式或標準的問題解決之道,畢竟每個人面臨的狀況與故事都不相同。但同樣需要的是溫柔耐心地看自己的內在怎麼了,停止再找更多的理由來懲罰自己、貶低自己。給自己機會思索,原本支撐著自己心裡的某些部份是否只是暫時消失了?是不是有機會重新用另一種形式再次給自己力量。透過閱讀、旅行、人際互動、心理諮商,給自己時間,去尋找答案。 憂鬱之時哭泣難過很正常,食不下嚥也很正常,無論吃不下的是食物本身或他人的安慰鼓勵。 但是要相信: 「能夠邊哭邊吃飯的人,活得下去。」 ——引自日本影后松隆子所主演日劇<四重奏>劇中對白 慢慢地先從好好吃飯、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起居開始,能做些喜歡的事,就是了不起的一步。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電影《媽的多重宇宙》的貝果,是離苦得樂的真實解脫,還是逃避痛苦的藉口?

    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電影《媽的多重宇宙》中,楊紫瓊飾演55歲的華裔移民母親,透過多重宇宙中的種種體驗與學習,拯救世界免於魔王所毀滅。本文並非影評,而是藉著電影中的食物——貝果,討論貝果的心理象徵意義,究竟是帶來人生解脫或是逃避痛苦? (內文有劇情討論,有意觀影者,可考慮先收藏文章,後續再閱讀) 貝果這個食物,劇中作為宇宙黑洞O的隱喻,有一個可能的象徵是,人世間所有糾葛情感的悲與恨,都將被吸入黑洞成為虛無而不復存。 女兒喬伊,在每個多重宇宙中,試圖找到楊紫瓊所扮演的母親——秀蓮,這個看似相愛相殺的過程。 一方面,其實渴望母親了解、同理自己的心情與真實感受(我希望讓妳同樣看見我所看到的); 二方面,也寄望被貝果吸入,為諸(豬)生痛苦帶來解脫。(註一) 然而,被貝果吸入,帶來的是離苦得樂,還是逃避痛苦? 筆者僅藉著劇情設定,提出在自我成長的心理議題上,一個識別區辨、覺察的討論: 「我究竟是放下執著?還是以放下之名,行逃避情緒痛苦之實。」 (真放下v.s.假放下) 許多宗教信仰、靈修、心靈成長強調,放下執著以離苦得樂、交託與臣服,大量投注在修持、指導語、禱告、冥想與靜坐,追求內在平安。 平時思緒與生活中與人互動,「同樣的內在議題與煩惱」反覆出現時,會馬上用「我要放下、我要交託」的語句,不再去想。 實際上,可能只是將「放下執著」拿來做為「逃避內在議題痛苦」的合理化工具。 究竟如何識別?一般而言(而非絕對),兩者的差別在於: 通常真正的放下能夠帶來較多平靜,未必是不再有情緒,但是能帶來更多的自由。 對各種情緒出現的接受度較高,心境會較快的如漣漪波動般,回歸平常。 相反地,如果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大量的抑制情緒、壓抑痛苦。 或者,困擾情緒、影像,仍會強烈、高頻率的反覆闖入腦海。 在這些情況下,這些議題,說不定其中還有值得細細處理與檢視的空間。 讀者或許會問: 如果開始意識到,自己用「靈修、自我成長」在「逃避痛苦」,該怎麼辦? 先不用責備自己這是不對的,不用指責自己怎麼又在逃避,對自己感到挫折失望。 首先需要的,是如同片中母親對女兒的同理,為女兒喬伊帶來和解的曙光。 自我的同理與瞭解,是真實療癒的第一步。 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理解,「我之所以這麼做,真的是因為太受苦了,我暫時找不到其他的方法,才會用這個方法」,去逃避心中無法處理的強烈情緒。 次要,要相信「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 這不代表隨他去(Let it go)、不管它,而是意味著重新對自己的議題(原生家庭、親密關係、自我認同議題)拾起需要負的責任。 覺察,但不必心急。 重要的心理議題,往往需要急事緩辦。 自己想、靠自己,有時候會卡在另一種心靈的盲點與困局之中。 就如同以為是放下執著,其實在逃避痛苦。 與心理師諮商、找良師益友的幫忙,比較能點出這些狀況。 跟別人談,不是把療癒的責任交出去,而是知道自己需要協助。 知道自己無法掌控(handle),尋求協助,也是一種負責任。 然而有一個重要的提醒,當我們看見別人以放下執著之名,在行逃避痛苦之實。 未必合適在別人有辦法接受之前、有意願前,就要強迫對方看見這個事實。 這容易激發對方,更多的防衛與反彈,更加堅固他原有的做法。 就如同劇中,楊紫瓊的角色理解到,父親尊重自己的選擇,當初沒有攔下自己跟男朋友離開,是父親想讓自己走自己的路。 因為父親知道 人有時候需要自己走過一回,跌倒嘗試,才能獲取真正深刻的經驗。 然而最後楊紫瓊的角色跟劇中父親,雙雙合力拉住女兒喬伊,不同意女兒所走的路。 是因為這條黑色貝果路,是毀滅與歸於虛無。 人生有許多嘗試都可以試試看,可以在各種多元宇宙、平行時空中經歷一回、好好體驗後果。 但進入黑洞與虛無,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是故,貝果是毀滅性的存在(逃避痛苦),還是離苦得樂的放下執著? 是白貝果還是黑貝果,端看個人。 自由與可能性,或許也是多重宇宙觀點,能帶給我們思考上的珍貴體驗。 本文為筆者的一種切入觀點,及觀影心得。理當有更多解讀的可能性。 註一:喬伊在劇中的魔王型態被稱呼為「豬八土扒姬」(此為中譯)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疫情日常-煩悶、失落與悲憤的心情是怎麼了?

    胡祖豪 Hu 諮商心理師 這一陣子以來,你是否跟我一樣不好受呢? 疫情剛開始時,心裡還不太能接受,充滿著緊繃、焦慮、不知所措等不舒服的感覺。三級防疫到現在過了一個多月,大家已逐漸掌握新的生活步調與方式、熟悉變化的環境,適應這樣的防疫、生活,雖然依樣會感到焦慮不安,但已無一開始的時候那般緊張。 每天都窩在家中心情煩悶,工作安排大受影響,旅行計畫都泡湯了,過節都不敢返鄉看看親人。和家人日日相處衝突卻越來越多,卻無處可躲。分隔兩地的情人見面不易,似乎距離更遠了。孩子每日在家中鬧騰,有時實在管不住。在家工作看似美好,動力卻低落。每日疫情新聞充斥著可怕的標題,都搞不太清楚哪個是正確?看著確診數與死亡率,懷疑是不是有誰沒做好?抱著希望想趕快打疫苗,能夠能早日回復原本的生活, 但疫苗不夠到底是誰的問題? 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 會有這樣煩悶、失落與悲憤的心情,是因為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的感染與控制疫情的減災措施,讓整個台灣社會正經驗到重大『悲傷/失落』事件。 失去原本的生活、收入沒了、親友生離或死別,又無法控制與阻止,深感無力及對自信的打擊,還有對未來感到不確定的預期性悲傷,這一切讓人感到挫折、不安、焦慮、失控、難過與憤怒,又無處宣洩,這些正在影響著每個人的心理。 最近和心理工作夥伴們討論到,疫情與防疫的公衛手段,對人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參考國外的經驗,我簡單的將疫情對心理的影響整理為以下九點,供各位參照,以便瞭解與掌握自身的心情狀態: 工作與收入等生存面受到損害的焦急 生命與健康受到威脅的焦慮 親友染疫或因疫苗副作用離世的悲傷 政府防疫工作不如預期完美的憤怒 分隔兩地情人難以見面,相思與苦楚。 待在家中無處喘息,衝突與摩擦變多,造成家人關係惡化。 父母面對孩子在家上課來不及應變,以及照顧孩子壓力過大。 減少外出,以至於社交、娛樂、散心、喘息的需求無法滿足,卻必須忍受。 獨自一人生活,因為防疫更與人拉開距離,感到孤寂。 疫情與防疫手段正對我們心理產生衝擊,嚴重會造成心理創傷,如同當年SARS一樣,刻劃在記憶裡卻傷在心裡。 雖然已過去十多年,但當時的經驗對很多人來說依然是歷歷在目, 這次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將會比當年的SARS造成的影響更為深遠。 請多關注自身心情狀態,當感覺情緒不穩的時候,請適時與信任的人透過網路與電話聊聊,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 除了在家運動外,也需要照顧自己的心, 讓身心在這特殊時期可以維繫一定的平衡。如有需要,也可以考量尋求諮商的協助。 我們正見證人類歷史上辛苦的新頁,面對生命的威脅與挑戰, 危機更促使人思考,關於自己、生命、人生、重要的人,以及未來。 『這段艱難的日子,千萬要平安...』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疫情衝擊,還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好過一點呢?

    胡祖豪 Hu 諮商心理師 過了一個難以回家的端午,不知道你是否也一樣呢? 自5/14起升三級防疫已超過一個月, 我們直接體驗到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在身邊所帶來的威脅。 生活好像突然間變了樣,未來看不到方向,無法預測疫情何時結束。 這波速度快得讓人不知所措,習以為常的生活瞬間改變,工作與經濟也受到巨大的威脅,隨之內在產生巨大焦慮和不安。 面臨生活被打亂甚至連生存都岌岌可危的局面,每天的新聞跟各式各樣紛亂的消息,讓焦慮感不斷累積,總忍不住想防疫破口、疫苗不足的問題,意圖揪出戰犯將痛苦轉換成憤怒,一吐怨氣紓解失去平穩生活的悲傷,以及防疫的苦悶與焦慮感。 是的,疫情來了,很多事都變得不一樣, 內在情緒、人跟人關係、未來發展與生存溫飽等,都超脫原本的軌道失去了控制,未來難以預測。 大家每日都在擔憂害怕裡度過,想回復原本的生活努力配合著各項防疫措施,心情也隨著每天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公佈的數字,與疫苗進展的速度起伏,盼著這場疫情能夠早日結束。 但其實我們知道,原本平穩的生活大概回不去了,桃花源如夢幻泡影,接下來似乎只能努力配合防疫措施,等待著疫情降溫,以及疫苗到貨後施打率上升,才有可能逐漸防疫降級解封。 我們很努力也很幸運,好不容易守了一年多才爆發,但其他國家卻在一年多前走過我們正在經驗的事情。 有前例可以參考,更有疫苗尚待進貨,我們有條件與機會比他們做得更好,讓疫情造成的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狀況。 換個角度想,我們正在跟上這個世界的腳步,短期甚至數年內,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會消失在日常生活中,所以需要逐漸適應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生活。 那麼,還可以做些什麼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呢? 近日作家龍應台分享與國外孩子的對話, 孩子安慰他說:「我們在封鎖中悲痛、憤怒、無能為力的狀態下活了整整一年半,所以可以告訴你:不必這樣。該怎麼活就怎麼活。該運動就運動,該讀書就讀書,該走路就走路,該吃飯就吃飯,該種花就種花,該開心就開心。生活是自己的堡壘......」 所以請把焦點放在當下你所能做的事情,工作、學習、吃飯、運動、睡覺,照顧好自己也照顧好身邊的親友,有餘力時,支持一下自己喜歡的店家。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會增加自我和身邊人事物的掌控感,焦慮會隨之下降,心情會好過些。 每天瞭解必須知道的疫情狀況與防疫規定, 隨著時間增加,疫情的發展局勢也會越來越明朗, 過度關注猜測或無法確認的訊息,則會一直刺激與累積焦慮感,需要避免。 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正集體經驗疫情的衝擊, 難免內在混亂情緒波動,有時反應過度,或度猜想,這些很正常的。 如同過去地震、颱風等天災的時候,大家都能夠彼此支持渡過危難,我想這一次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 1.做好當下所能做到的事情,增加生活控制感。 2.適度瞭解疫情,不過度關注,減少焦慮感。 3.接受平穩生活已改變的事實, 逐漸 適應防疫新生活。 4.我們正在患難與共,相信人與人互相支持的善意。 『這場疫情危機中,我們一起努力活下去吧...』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新年的心希望-如何提升目標達成率呢?

    胡祖豪 Hu 諮商心理師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工作日,不知道前幾天有休息到嗎?排班、輪班的各位連假辛苦了,可能來不及休假,元旦也許是你今年的第一天工作日。年初的工作日,回顧這漫長的2020年的艱辛,在新的一年裡,你對未來有著什麼樣的期待呢? 2021年初,揮別這苦悶、烏煙瘴氣的2020年好像是大家共同的心願,疫情、天災、人禍似乎有許多難過的事情好像都集中在這一年內發生。因為疫情,喚起我們對於當年SRSA的集體創傷記憶,大家過得緊張又焦慮,我們必須維持防疫的日常生活,每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經濟也大受影響。好不容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之下防疫成功,以及天氣變後熱疫情舒緩,不用過的這麼苦悶,至少國內安全還可以走走,我們也逐漸回到類平常的生活,經濟活動也恢復活絡,大家可以感受到未來度過疫情希望並不遙遠。 懷抱著希望迎接新的一年, 是否有想過這一年的你是甚麼樣子呢? 擁有了什麼?放下了什麼? 遇見了什麼事情? 成為甚麼角色? 有什麼事情是你想做的呢? 有什麼目標,是你今年要達成的? 去年的目標是什麼呢? 達成率是?你滿意嗎? 有受到疫情或是其他甚麼因素影響嗎? 每年的新目標,有人達成率高,但也有人達成率不如預期,結果會讓自己感到失望。其實不只是新年目標,平日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為自己訂下一個目標要完成/達成,這些目標的完成/達成度,影響到自我效能感[注]、成就感與自信心,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對自我評價的好壞。 [注]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一個人能夠運用自身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事情或達到目標的程度。 我們如何提升目標的達成度,以增加自我正向的評價呢? 心理師下面提供WDEP架構給你參考: 1.需求(Wants) 你的目標是想要?還是需要? 目標大致上可從:生存、愛與歸屬、權力、自由、樂趣,這五種方向去思考。你所訂下的目標,會隨著執行計畫的過程中,掌握實際狀況的資訊,可能會重新檢核修訂成更合理的新目標。 2.方向與行動 (Direction or Do) 當你擬定一個目標,請列出所需要達到目標的必要條件,以及需要完成事情的清單,以作為接下來計畫規劃與執行的方向。 3.評估(Evaluation) 目標計畫執行過程中你會需要設定檢核點,主要是用來評估是否有依照計畫執行呢?例如一個月一次來評估達成率、需要做的事情與必要條件完成多少了等等。計畫執行過程中你的經驗與所收集到資訊也很重要,可用於評估目標與執行計畫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就需要重新修訂目標或執行計畫,評估的過程會一直到目標達成或計畫中止為止。 4.計畫(Plan) 你可以參考目標必要條件與達成事件的清單,擬定合適的執行計畫,記得要包含規劃執行進度與設定檢核點。當你執行計畫檢核後,評估當初設定的目標或是計畫的進度規劃,評估的結果若不合適或不合理,就需要重新修訂新的新目標或執行計畫然後重新執行。 倘若你感到目標達成率不如預期、工作效能低落、情緒不穩定、職場關係不佳、感情困擾,只要有以上任何一種狀況,歡迎來諮商所預約,讓心理師運用具備專業的旁觀者角度,協助你釐清自己的狀態、提升對自我效能感、增進情緒穩定度、促進各項能力的發揮。 『盼望這個世界,能夠對每個人溫柔多一點、友善多一點、痛苦少一點。』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從飲食看心理諮商:台灣美食的勇於嘗試,如何啟發個人的深度內在探索?

    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每一個經典都曾經是一個新潮的流行,木瓜牛奶是台灣特色飲料的經典始祖,不曉得這杯飲料是否打從你出生時就很普遍,因而覺得理所當然?還是你見證了它的興起與流行?事實上,這款飲料的成功,至少是兩種條件的結合:「妥善保存」與「勇於嘗試」,加上能克服本文想告訴大家的某種阻力。主題看似獵奇,然而這確實恰好是人的生命能激盪出火花、變化與成長的關鍵之一。讓我們藉由木瓜牛奶,一起來認識飲食文化,也探索個人的內在世界。 本文思路深受部落客佐餐文字(阿佐)對木瓜牛奶的介紹所啟發,讀者若欲瞭解更多對木瓜牛乳起源的精采介紹,請搜尋:〈木瓜牛乳,才是台灣飲料界最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一文。大致上來說,木瓜牛奶的發跡與1950年代冰菓室的興盛有關,例如著名的彰化木瓜牛乳大王創立於民國47年,至今已逾一甲子。在1964年,全台冰箱普及率只有0.6%,而到了1970年代,冰箱這個當今對我們來說再也平常不過的家電才逐漸普及。有了冰箱與冰果室兩大利器,此時,對木瓜牛奶這位潛力股來說,萬事俱足只欠東風的態勢才終於形成,因為鮮奶跟切塊木瓜都是需要在冰箱「妥善保存」的食材。 而東風為何?當時搭上政府鼓勵畜牧業發展的順風車,當木瓜產出過剩,牛奶產量也不少的情況下。眼下不知道是誰「勇於嘗試」,讓木瓜跟牛奶碰撞激盪在一起,兩者在果汁機中結為連理,美好的滋味開始大肆流行。 「妥善保存」加「勇於嘗試」,迸出的美味,在歷史與當今的飲食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們不必遠赴法國,就可以透過罐頭一嚐歷史悠久的鵝肝醬。甚至當今流行食品中有不少特殊風味的罐頭美食,像是「日式章魚燒罐頭」,皆是保存技術良好加上勇於嘗試而得以實現的例證。 「將視角由外在美食轉向個人內在」 有趣的是,不僅是美食,「妥善保存」與「勇於嘗試」對探索個人的內在世界也頗有幫助。舉例來說,心理治療中透過固定環境時間的架構設置、合作的治療關係建立、形成開放自由的思考氛圍,讓平常不容易在生活中被留住的想法與情緒,得以在治療室中拿出來聆聽與思索;也讓潛意識得以在意識中浮現。 譬如在家裡我們焦慮、擔憂、壓力大的時候,可能會想吃吃喝喝排解情緒;平常與人互動時,腦中若出現了驚世駭俗的可怕想法,會冷靜地壓抑下來,要自己不要胡思亂想;生命中曾經有過的傷痛與回憶冒出來的時候可能會想買醉麻痺自己。我們平時未必會去理會與聆聽這些內在聲音。但是在治療室中,透過心理治療中的不批判並允許自己進行自由聯想,這些平常生活中會消散無蹤的情緒與念頭將能「妥善保存」,得以進入「勇於嘗試」的階段。 「勇於嘗試」在於深入好好看看心中出現的各種想法、感受,我們將會發現其中潛藏著平常我們無可向他人奉告的慾望、動機,甚至是某些自己不想去看到,某些讓我們無法自我感覺良好的部分。 好比我們都認同慈母的形象,許多新生兒的母親照顧嬰兒到筋疲力竭、缺乏睡眠時,或被嬰兒咬傷、剛幫嬰兒洗完澡馬上又便得到處黃金時、辛苦餵完奶卻又吐光時,有些母親會在心裡冒出恨自己的孩子的念頭,想丟掉孩子,有時甚至會被自己各種「不像母親」的念頭給嚇到。 然而要緊的是,「勇於嘗試」看看這些念頭的時候,反而有助於支持一個母親:原來此刻我之所以恨我的孩子是因為他可以想哭就哭、想鬧就鬧,而我卻必須做一個好媽媽。可是我也有好累、好想要像個孩子般任意休息、任意哭鬧的時候啊,其實我好羨慕我的孩子可以完全的只接受照顧! 「原來我恨我的孩子,只因在疲倦之時,如此羨慕他能展現我心底也想展現卻無法展現的那一面。」 「但此刻的我,已經不像嬰兒需要100%的全時照顧,身為成人,我只需要一些些休息與支持,好比丈夫、月嫂的幫忙。我就能回復某些力量,繼續跟我的孩子相處。這是現實中成人的我,與真實嬰兒的不同之處,我有更多力量承受挫折與痛苦。」 看見這點,母親可以尋求支援及照顧,不需要否定有著怨恨孩子想法的自己;不需要否定自己心中的嬰兒面向。於是一個恨嬰兒的自己,跟一個愛嬰兒的自己可以同時存在。 「勇於嘗試」聆聽自己內心深處想法的母親,非但不會真的傷害自己的嬰兒,反而更能重新調整自己的步調、促進自我接納。不限於母嬰關係,在愛情及人際關係,也能有這樣的內在探索。這是「妥善保存」各種欲念、感受,「勇於嘗試」探索,所能獲取的內在寶藏──促進自我瞭解與自我接納,並有進一步的動力面對外在現實的挑戰。 然而,這種「創舉」,無論是內在探索或外在環境,未必人人都能接受。 「一如不愛木瓜牛奶的人不在少數」 正當我們為木瓜牛奶的美好歌功頌德的時候。筆者的泰國通朋友跳出來說了一句令人跌破眼鏡的話:「你知道嗎?其實很多泰國人不喜歡喝木瓜牛奶。」這怎麼可能?木瓜牛奶的香醇濃郁,竟然並非人人喜愛。 朋友解釋道出其中一個原因,這是因為泰國人的飲食習慣,木瓜經常是拿來作為鹹食來入菜。大家耳熟能詳的涼拌青木瓜,就是泰國家庭的家常菜,木瓜經常是在還比較青的時候就拿來「殺」了,而且以做成鹹味料理為主。因此,木瓜牛奶可以說是跟泰國人的飲食習慣相當不同的一種木瓜存在體。 也就是說,即便是「妥善保存」與「勇於嘗試」下的產物,也未必皆大歡喜。在這個例子中的阻力是跟一個人原本生活的習慣偏好相差太遠了,甚至是個文化阻力的存在。 同樣的,不只是飲食習慣。內在探索,或說「向內看」,如果不是一個人習慣的思維方式與情感慣性,那麼就容易讓人敬謝不敏。(想像泰國朋友對你端上木瓜牛奶時露出尷尬卻不失禮貌的微笑)。不過說真的,這會不會錯失一些獲得寶貴體驗的可能性?無論是外在嘗試體驗新事物,或進行內在探索。 除了尊重個人價值觀的選擇以外,筆者有個提議,或許是處理這種阻力,打開自身接受度的好方法,不只在心理治療中,在個人生活中也有機會實踐。 「培養聆聽內在聲音的習慣」 還記得前面提到有的母親會被自己恨孩子的念頭給嚇到,想都不敢想嗎?對自己的內在世界陌生,是內在探索的主要阻力之一。然而這是可以培養的習慣,我們需要的是:在生活中找到能「妥善保存」內在思緒及感受的外在環境,配上「勇於嘗試」探索的個人意願。 舉例來說,下次試試一個人看電影散場的時候不要急著離開,在上工作人員名單的時候,跟著片尾音樂好好沉澱心情(妥善保存內在思緒的環境),思索一下這場電影令自己最有感的畫面是哪些?這些情節為什麼會觸動自己?能聯想到自己生命中的什麼經驗或回憶嗎?(勇於嘗試) 或者爬山登頂,去到海邊,被廣闊美景所撼動時,除了拍照以外,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坐下來沉思(妥善保存內在感受的環境)。任由內在思緒流動,想想自己生活上的當前狀態,問問自己期待的生活步調是什麼?(勇於嘗試) 聆聽內在聲音,未必總是能讓煩惱迎刃而解,但能夠讓我們對自己心中的各種聲音不再感到陌生,更了解自己,打開對內在各種思緒與感受的接受度。 某天當我們在人生中的重要時刻需要作出決定時,無論工作上的職涯選擇,或人際關係中的言行回應。透過獨處、自我省思、心理治療…等種種途徑,當我們已經打開聆聽自我的接受度,對各種內在聲音比較熟悉,我們會有更周全的思量,比較不會在衝動之下只依據單一種內在聲音採取行動。 透過妥善保存內在思緒感受,並勇於嘗試探索內在,我們將能培養聆聽內在聲音的習慣,會幫各位讀者提升挖掘到各種寶貴內外在資產的機會,同時促進自我瞭解與自我接納,做出更理想的選擇。心理諮商也是這樣的一種歷程。 本文舉了兩個創造環境保存思緒感受,勇於探索並聆聽內在聲音的例子。各位讀者有更多自己的小撇步或方法嗎?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頂尖奧運選手都做這個練習?」,為何技巧與技巧背後的哲學理念同樣重要?

    張庭綱 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許多人會說「很多優秀運動選手都在練習正念促進個人表現,表示這很有用,我也要跟著練習!」這是真的嗎?筆者用一個例子跟您討論。 小時候您是否曾經聽過睡不著、失眠的時候要數綿羊的撇步呢,這裡有一個老和尚跟小和尚之間對於數綿羊的對話。 某天早晨,老和尚問小和尚:「前天你不是說睡不著嗎?我教你數綿羊會比較好睡,結果怎麼樣?」 小和尚說:「數綿羊真的很有用喔,可是我沒有睡著。」 老和尚聽了很納悶:「很有用?可是卻沒有睡著,怎麼說呢?」 小和尚得意洋洋的說:「因為我快睡著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不要鬆懈下來,要趕快數綿羊!結果我數了整個清晨,數到天亮聽到寺裡敲鐘響的時候共有七萬五千三百二十七隻羊。師傅您說我認不認真?」 正念相關療法(mindfulness)或辯證行為治療(DBT)中的了了分明有個技巧,叫做思想標記(因著翻譯可能各有不同)。這個技巧鼓勵練習者,在靜坐的時候若是注意到腦中有雜念冒出來,就只是輕輕地注意到「喔!這是一個念頭」就讓它過去(let it go),繼續回到靜坐中,這樣的正念技巧幫助我們中斷陷入沉溺思考的大腦思維習慣,並且更能學會與內在的沉靜狀態同在。 太過抽象了嗎,想像你正在使用IG或臉書,對你所寫的文章會下#(hashtag,可譯為標註)。或者網美自拍照,最後文字描述會寫下:#自拍 #selfie #素顏無修圖無濾鏡 #自然美。 思想標註就是,現在改成對飄過你大腦中的想法,下一個hashtag,但是不用精確地描述,只是很簡單的提醒自己,「我冒出了一個念頭」,這樣就好。這樣的自我覺察讓我們從陷溺進想法事件中掙脫。 當我們對飄過自己腦海的念頭下一個#標註。這個動作,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覺察—「我注意到我有一個想法或有一種感覺」。但是太過執著自我覺察或者思想標記技巧本身,就會變成一種嚴密的思想監控,最後可能會帶來焦慮跟無法放鬆。有時候甚至會變成一種自我批判,像是:「為什麼我有這麼多的雜念?」「為何我練習正念這麼久了,我還是會有這麼多的念頭冒出來?」「我剛剛都在想今天早上發生的那件事,我今天的靜坐白廢了!」。這三句文字帶給讀者的感覺是什麼呢? 其中一個傳遞出來的感覺是「嚴厲」。 但是其實正念背後的哲學理念或原則,相當重視溫柔與慈悲,甚至是同理心,我們要善待各式各樣的生命,包括自己。這些練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完美更優秀更好的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幸福、更平靜與喜悅,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感受到這些。 對於自己覺察有所批評,或者認為自己覺察得不夠多、不夠好,會讓自己的心智/大腦變成一個思想監控的警察。因此溫柔的成分非常重要,正念會加入慈悲心的有他的道理在。許多頂尖運動員也會練習正念的技巧,甚至還有研究指出正念可能促進運動表現,我們需要看到的不只是正念讓運動員變得好棒棒好厲害,而是看到厲害的道理背後是,由於在高壓、高期待的世俗眼光與嚴格訓練下,運動員卻還能夠擁有一個內在空間跟內在狀態是「允許自己升起各種感受而不去批判自己,容許自己有犯錯或不夠好的空間」。 看似矛盾又不矛盾的是:因為允許自己不夠好,所以反而能表現得更好。正念不是只為了讓運動員變得厲害而練習正念,而是在世界眾所矚目的眼光與審視底下,運動員心底還能存有一絲喘息、自我疼惜的內在空間。 許多事情,如果少了理念或哲學,只有技巧的話,有時誤用或過度執著反而只會傷人。筆者透過這個例子,想要提醒各位的是,靈性的修練上或者心理治療的歷程中,不要讓覺察變成一種暴力,不要讓覺察變成逼迫自己完美的一種工具。 生活中的飲食也是這樣的,不小心暴飲暴食吃太多突然醒過來說:「天啊!我剛才怎麼像豬一樣吃得這麼多!!」,加入慈悲心之後就會變成:「喔!(我現在)不小心吃太多了,嗯可見得我剛剛肚子真的很餓。下次不要餓過頭才吃飯,早一點點吃飯好了。」 其實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也未必真的有什麼絕對的好或不好,只要能加入一個元素:「溫柔(或慈悲)」,願我們在追求更理想的自己的路上,能添加對自己的溫柔與寬容。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吵架三招式解決關係裡的泥巴大戰

    詹宗儀 Jan Chan 諮商心理師 「垃圾車來了喔!!」她從洗碗槽前對著客廳大喊著。 聽到垃圾車的音樂從遠方緩緩響起,一首少女的祈禱揭開了今晚的世界大戰。 「為什麼又是我倒?」心裡面不爽的嘟噥著,手裡仍然拿著遙控器,轉台時還不小心開大了音量,不知道是想掩蓋另一伴的質疑聲浪,又或著是想要趁機蓋過垃圾車的聲音。 少女彷彿聽見了一切,祈禱聲愈來愈大,用一種所有人都要注意到我的音量大聲的祈禱與呼喚著,正在此時,社區管理中心也聽見了少女的心聲,透過社區廣播系統,也跟著吆喝了起來,提醒所有住戶趕快出來追垃圾車! 眼看這傢伙還死賴在沙發上當植物,這一場誰先動誰輸了的戰爭白熱化了起來,她的怒火瞬間達到了極限,如果眼神可以殺死人的話,現場大概就像惡靈古堡裡面的劇情,連人帶沙發被殺人光刀切成一片片的。 倏地一聲,她衝出廚房,看來第一輪的勝負已分,只見她手刀似的拿起了垃圾就往門外衝去。 故事到了這裡,剩下的情節大部分人都能夠啟動腦補系統,螢幕前的各位補上了自己常用的爭吵策略,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少女悻悻然的離開,繼續帶著祈禱聲去了下個社區,而這兒的第二輪大戰才正要開始。 通常故事是這樣的,起手式的開頭都很相似。 「為什麼最後又是我倒垃圾?!」她開砲了 「昨天是我倒的啊!」他不甘示弱地回擊著 「你每次都這樣,就像上次那個誰誰誰的事情一樣,都要我叫你你才願意做事!」她加強火力 「你又好到哪裡去了?我昨天有幫你多洗一個碗也!你也不想想我為你多做什麼事!!」加以回擊的同時順便再補個幾刀。 上面這樣的故事,不論是什麼樣的關係,有了承諾的有了婚約的都一樣,只要脫離了你儂我儂的熱戀期,這樣的循環就很容易在伴侶間出現,而且不論年齡與性別性向的,幾乎相差無幾,通常也能套用在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之中。 而兩人真的是因為倒垃圾而吵架嗎?看起來似乎是,但是仔細拆解之後會發現,倒垃圾這種簡單的家務事看起來不像表面上的那麼簡單,於是心理師眉頭一皺認為案情並不單純。 讓我們透過文字思考一下,真正的爭執點其實並不難發現,倒垃圾是一個觸發點,可真正讓兩人正面對決的點其實是從兩人互丟泥巴開始的。 很多時候我們的溝通並不直接,為了增加吵架籌碼與吵贏的氣勢,我們往往會拿起手邊的泥巴往對方身上丟(?!)這些所謂的泥巴,就是不在當下的那些事件,而這些泥巴往往就是讓彼此難受的關鍵,讓原本的小事因為互丟泥巴最後模糊了焦點。 倒垃圾(現在的事件)—>引發不爽情緒(現在的情緒)—>不想輸拿起泥巴(過去的事件)—>引發二次不爽(過去事件的情緒+現在的情緒) 這一切都發生得很快速,也很自然,若不是透過諮商的後設分析與說明,重新拆解了這場戰爭,表面上光是爭論你對我錯,一個小時就過去了。 由於往彼此互丟了泥巴,到最後的兩人已經看不清彼此的模樣,不及時清理的情況下,泥巴只會愈塗愈厚,更會讓關係中的兩人漸漸忘記了原本的自己與對方,忘記了為什麼會在一起,也找不到繼續走下去的理由。 那,怎麼辦呢? 第一招「咬著不放」 靜下心來想一想,每一次的爭吵或互動,自己有沒有聽到或聽懂對方想要描述的那個事件?吵架的時候第一招就是咬著「事件」不放,針對那個事件去說明,不要東拉西扯隔壁老王進來。 第二招「你丟我撿」 聽到或聽懂對方說什麼之後,針對「情緒」的部分去做處理,很多時候對方的大聲只是另一種怕你不知道自己受傷了或委屈了的策略。拜託,如果大家都很會溝通那要心理師做什麼?就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很少教我們如何表達情緒,因此用比大聲的方式,唯恐對方不知道我們受傷了委屈了或著急了。這時候請針對他丟出來的「情緒」去做反應,看到對方丟出生氣,那就好好的回應這個生氣「我感受到你很生氣,我可以怎麼做呢?」先穩穩地將球接在手套裡,讓對方能感受到情緒是能被看見的,自然就沒有那麼生氣了。 第三招「投降輸一半」 站在你對面的是誰啊?不就是你親愛在乎的人嗎?既然優客李林會唱「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我不用把歌詞寫出來,你也懂了吧? 這場戰爭中,贏的不會比較快樂,但如果自己先投降,也就只有輸一半,換個角度想也是贏一半啊! 總之,退一步來看,在關係裡面不論輸贏,手心手背都是肉,你真的沒有你想像的想計較,對方也是,若是現在退一步,就能停下爭吵的負向循環,真是皆大歡喜! 以上是泥巴大戰的場邊觀察,希望前述三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pcz1738u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pcz1738u

  • 說不出口的複雜性悲傷

    詹宗儀 Jan Chan 諮商心理師 17年後,我和哥哥談了那場改變他人生的車禍 事件發生的那一天後,他就變了一個人⋯ 很多的時候,悲傷的故事可能發生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有時候單單只是傾聽那些故事,當故事被看見的瞬間就足以讓改變發生。 只是我們的教育強調好多的問題解決能力,而不是教我們好好的說與好好的聽。 悲傷故事的女主角,透過追尋事實的樣貌拼湊哥哥可能的創傷感受,也在這些瞭解哥哥的過程中試圖彌補自己與哥哥那些年的失落,如果,當時哥哥能夠說出那個創傷事件的感受,或是妹妹與家人能夠問與關心,也許那樣哥哥失去同伴的悲傷能夠被看見,傷口能夠有機會被療癒。 華人文化常常說「節哀」或避免「觸景傷情」,於是我們閃躲哀傷,用一種當作看不到的透視來掩飾我們的不知所措,以為那樣就讓事情過了,但是那樣的結果並不會讓事件沒發生過,只是讓悲傷的人把眼淚往肚子裡面吞,無法承擔的悲傷往往開始變形走樣成了憤怒,對外的憤怒可能是叛逆,對內的憤怒則轉變成了憂鬱。 正常的悲傷會因為適當的哀悼儀式,讓我們慢慢復原,像是這幾天的清明掃墓,藉由慎終追遠與祭悼故人讓哀悼完成。但那些無法藉由儀式安撫悲傷的呢?或是無法讓他人知道的悲傷呢?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我們會說那是一種「悲傷剝奪」。 悲傷剝奪有五種 Doka (2002)的悲傷剝奪做基礎,強調悲傷的權利會因為身份而受到阻礙,或是因為下列不敢悲傷: 1.關係不被認可(the relationship is not recognized): 悲傷發生非主要親屬關係時,例如朋友、戀人、養父母、姻親、繼父母子女、同事、照顧者、室友、師生、前妻等,或是婚姻中的外遇或是同居伴侶的關係,以及同性戀的關係時,不被社會所認可時。 2.失落不被承認(the loss is not acknowledged): 失落事件的本身即不被社會所認為是重要事件時,例如流產、墮胎或是寵物的死亡 3.悲傷能力不被肯定(the griever is excluded): 當個體不被社會所認可,認定個體本身不具有悲傷的能力,例如非常老或非常年輕的人,或是精神病患、心理障礙及智能不足的人。 4.死亡形式不被允許(circumstances of the death): 例如被污名化的自殺遺族,認為其他人可能因此自殺事件而指責這個家庭。或是因為AIDS疾病的污名化使得遺族必須在與其他人分享失落經驗時更謹慎小心,不被社會所允許時,無法獲得社會支持,反而經歷到被隔離、被指責或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好奇性詢問。特別是加上了媒體負面評價,悲傷更可能被剝奪。 5.過度悲傷不被支持(ways individuals grieve): 個體對悲傷的表達方式也可能導致悲傷剝奪,有些人以比較直覺的方式,強烈的情緒表達悲傷;有些人以比較生理的、認知的或行為的工具性方式表達悲傷,因此過於強烈或過於壓抑,都是不被支持的悲傷方式。 而因為悲傷剝奪,導致悲傷的情緒無法釋懷,無法透過傳統的復原方式-哀悼與哀悼的儀式,因此悲傷轉變成複雜性悲傷(惡化),複雜性悲傷的影像可能會導致文章中的脫序行為、麻木情感壓抑、惡夢、心理疾患、異常行為與身體化疾病等等,因此影響到生活的每個角落。 發生「悲傷剝奪」時,最好的作法就是讓這樣的悲傷能被看見與聽見,如果情況允許,讓專業的心理師介入,或是尋求一些相關的資訊、文章、課程或工具,才不會演變成棘手的複雜性悲傷。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 李俊弘 James Lee 實習諮商心理師/看見心理

    #英語諮商 #自我探索 #親密關係 #家庭關係 #親子關係 #青少年 #二代諮商 #文化適應 【心理師證照】 婚姻家庭諮商心理師執照 AMFT #93914 (美國) 我們無法為生命安排最佳劇本,但絕對可以努力改寫情節,讓故事更絢爛。 初次見面,你好嗎? 「我過得很努力,卻活得很費力…」 「身邊的人很多,但是根本沒有人懂我…」 「我總義不容辭幫人,但當我需要時,竟然不知道能夠找誰…」 你內心深處是否曾經出現過這樣的聲音? 你努力扮演好每一個角色,說好每一句話, 卻總是被身邊的人、事、物絆住,讓你停滯不前。 好想要鼓起勇氣說出口,卻又怕真心換絕情,再次被擊垮。 因為親身經歷,所以更明白這個過程有多煎熬、有多寂寞。 我想讓你知道,你並非一個人。 在你跨出第一步、主動瞭解諮商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一個人了! 我將引導你傾聽自己、真正的理解自己。 我將協助你放慢腳步、走進自己的內心。 相信自己,你將更有能量面對迷失的心, 在我的陪伴下,為它照進陽光與溫度。 【心理治療專長】 情緒調適:憂鬱、孤獨、失眠、焦慮、壓力管理、擔憂、迷失 人際關係:伴侶關係、婚姻關係、親子關係、青少年輔導、哀傷輔導、溝通技巧 自我探索:個人成長、多元文化、二代接班、來台 / 返台適應、文化衝擊 【關於心理師李俊弘】 #始於台灣 #停泊異國 #無數次的人生變動 #多元成長背景 生於台灣,接續至加拿大、美國及澳洲,非傳統的家庭環境與教育形式,使我習慣從多元文化的角度體察事物,不以既定框架套用在他人的生命。開放接納的心態、敏銳細膩的處事態度、豐富的視野與見聞,成就我在諮商中寬廣的的心境與接納度。理解每位來談者的生命故事都是獨特的。 #獨立生活 #擁抱孤獨 #尋找價值 自青少年時期開始,陪伴我時間最長的人就是自己,由於生活中缺乏照顧者,獨居、獨學已是我成長過程中的常態,在孤獨中,我領悟到獨處和與人建立關係,在生活中是同等重要的存在。幼時曾為孤獨感到痛苦,使毅然踏入心理學專業領域,將諮商作為畢生志業,幫助無助者排解心理孤獨帶來的負面情緒,重新找到自我價值。 #累積上百人,共計數千人次專業服務 #落葉歸根 在海外的十年,我認識了許多不同身分背景的人,服務了數百位尋求改變的人、進行了數千人次的專業服務,耐心傾聽所有來談者的心聲。輔導不被理解的青少年,在他們缺乏關愛的成長背景中伸出援手;協助失和的夫妻找回初心,修補雙方相處時的困境。無論你是初次感到窒息,或是長久以來反覆的無力感,正視心理的感受,如同生理著涼、感冒,需要找到原因,解決不適。也許焦慮與悲觀源自家長的嚴肅管教,也許習慣拖延的個性源於求學期間遭受的否定與斥責,不論你帶著甚麼故事前來,每顆受傷的心,都能最適合的方式找到出口。 沒有最佳療效藥物,只有不肯放棄的自己。 和我一起,努力為生命旅途寫下精彩新頁。 【治療風格:跳脫制式,彈性引導】 我以心理動力學為治療核心,並融合認知行為治療(CBT)以及人際關係治療(IPT)的治療精神,協助來談者深度剖析現狀、檢視生命中多次重演的困境,並以新的視角梳理成長過程中的重大事件,看見成長背景與家庭關係對來談者生命的影響。透過諮商中的剖析、檢視、梳理,我將陪伴您與感受和解、找回信心,追尋更舒心的目標。 同時,我相信每一位來談者都具有獨特的成長背景、人格特質以及需求,因此我極為重視諮商的彈性,在會談過程中,我會依據您的需求與狀態調整最適合您的諮商模式,並與您一同制定專屬治療計畫。 此外,當您進入諮商室,我將提供安全、舒適的敘說環境,您可以暢談心中所想、卸除平時生活中的枷鎖與禁錮,聆聽內在的渴望。 【專業經歷】 華阜服務中心 – 諮商心理師 (美國) 親子教育課程講師 情緒控管課程講師 家庭和諧維護計劃 兒虐預防和介入計劃 家暴預防和後續維護服務計劃 家暴加害人團體諮商領導者 SQA 完全中學 – 諮商心理師 (美國) 個別化教育計畫團隊 (IEP) 青少年情緒控管團體諮商領導者 青少年性教育團體諮商領導者 親子關係 – 家庭輔導 PUC 特許學校心理諮商團隊 – 諮商心理師 (美國) 青少年健康關係團體諮商領導者 青少年壓力管理團體諮商領導者 【相關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組 – 博士班 南加州大學 – 婚姻家庭諮商心理學系 – 碩士 印第安納大學 – 心理學系 – 學士 【心理專業文章】 Pilátus (Dear Mother) The Painful Pain of Loveless Love Generational Wealth: Blood and Sweat Generational Wealth: Always 2nd and Never Enough Home Bittersweet Home: Finding Your Way Back Up, Up, and Awa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