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IMG_0743_edited_edited_edited_edited.png

黃詠晴

諮商心理師

#情緒與壓力調適
#兒童青少年困擾
#原生家庭與家庭關係
#人際關係議題
#親職教養與支持

黃詠晴 Yung-ching Huang 諮商心理師/看見心理

你好,我是詠晴,謝謝你願意點開這段文字認識我。

真正進入諮商前,或許有猶豫、不安與不確定,感謝你願意鼓起勇氣踏入諮商室。若你正站在人生的某個路口,感到迷惘、疲憊,我希望有機會能陪你一起走一段,理解你所經歷的困難與需要

【心理師證照】

諮商心理師證書字號/諮心字第 005266 號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治療理念與風格】

   每個人都在關係中尋找平衡,渴望被理解、被接納,同時也希望保有自我。在諮商中我致力於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關係,讓人自在地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想法。

#從關係中照見自己

    我的治療取向以人際歷程為核心,重視人在關係中的互動與情感經驗。會重視「關係」是因為許多困擾是在與人互動的過程裡才會浮現、才有機會被理解。我們會關注你在與人互動關係中常出現的情緒反應與內在聲音,這些線索會幫助我們看見:你是怎麼走到現在,又可能有哪些新的路可以走。

#有些感受很難輕易用口語表達

    曾接受沙遊治療的專業訓練,運用非語言的方式透過沙與物件的創作,觸碰內在經驗展開深層的對話。同時也持續精進遊戲治療的專業知能,透過遊戲中的互動與觀察,理解孩子內在狀態。

    諮商是一段共同探索的旅程,無論你此刻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我都願意陪你走過。這條路上,或許有時需要披荊斬棘,可以一起探尋應戰的武器與裝備;或許在某個轉彎處,能遇見意想不到的風景,有人同行便能多一份勇氣去欣賞。當感到疲憊時,有人陪伴並允許自己放慢腳步調整步伐,只要走在屬於自己的節奏裡,我們終將找到你的力量與方向

​​

【給即將踏入諮商室的你】

  人格特質是透過重要他人互動關係所形塑,身為家中的長女,我很早就學會觀察氣氛、照顧他人的情緒、努力乖巧懂事,希望不造成他人的負擔,也因此習慣壓抑自己,「乖巧」成為保護自己的方式。人們是從人我關係中認識自己、傷害自己、成就自己,接觸諮商後我才慢慢理解「懂事、乖順」背後的委屈與渴望,原來,不是只有付出、懂事才值得被愛;原來,看見自己的需要、理解自己的心,也是一種力量。這段經歷,讓我特別能同理總是為他人著想卻忽略自己的你,在諮商的關係裡,能陪你一起看見自己、接住那些從未被說出口的感受,我們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與接納。

#真誠陪伴多元生命故事

 我曾在技職體系大專擔任專任心理師,服務的學生來自多元背景,有人曾經歷過創傷與傷害;有人正面對家庭互動拉扯、人際相處摩擦;有人對未來選擇感到焦慮,從未接觸諮商的學生一開始會抱持懷疑,我以真誠開放的態度與他們築起安全的關係,逐步說出自己的故事,並看見微小但重要的成長片刻。

諮商就像牙齒矯正,每次的晤談都是微調的過程,這段歷程可能會有不適,甚至伴隨疼痛與拉扯,相信只要願意攜手合作,將有機會調整出自己覺得合適的樣子。

 

【治療專長】

▸ 自我探索|自我價值、自我肯定、自卑感、內在批評

常懷疑自己、覺得不夠好或總是迎合他人,探索不安的根源,嘗試與自己建立更穩定、友善的關係。

▸ 青少年諮商|學業壓力、校園適應困難

面對學業壓力挫折、校園生活的調適及人際互動的挑戰,可能感到迷惘與孤單,透過陪伴與傾聽認識壓力源,練習表達自身需求。

▸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憂鬱、焦慮、孤單、羞愧

面對生活壓力、情緒起伏或難以訴說的痛苦,透過覺察與承接情緒,探索背後未被說出的需求與傷痛。

▸ 人際關係議題|溝通技巧、人際界線、職場互動、過度付出、退縮

過度付出、依賴、疏離或信任困難等議題,探索習慣的人際的互動模式。

▸ 家庭與原生關係|責任、衝突、失落、拋棄、分離與個體化

童年經驗往往深植於我們對自己的理解與對世界的看法,探索與家人之間的牽絆與拉扯,逐步鬆動長期延續的角色與壓力,建立新的理解與界線。

▸ 親職與教養支持|自責、無力、挫敗、教養拉扯

陪伴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整理自己的教養信念與情感負荷,調整互動模式。

【專業資格】

台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經歷】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專任諮商心理師

醒吾科技大學 資源教室輔導員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全職實習心理師

台中私立新民高中 兼職實習心理師

【專業訓練】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工作坊完訓

沙遊世界表達性治療中心沙遊治療初階及進階完訓

台灣遊戲治療師認定積分課程兒童遊戲治療訓練

阿德勒取向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專業訓練課程(第一、二階)

截圖 2023-12-21 下午5.32.58.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