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銘 Marco Huang 諮商心理師/看見心理
【心理師證照】
諮商心理師證書字號/諮心字 006418 號
【給來談者的一句話】
#人生不是那麼容易
「生活好累阿」、「人生怎麼那麼難」你曾經有這些想法嗎?
生活總讓人感覺處處充滿挑戰。如果面對困難時,身旁的人只是告訴我們「這就是人生,要學會接受」,這不僅讓我們感到不被看見,也錯過了探索內在的機會。相反的,如果有機會能夠好好談談這些挑戰,從中獲得洞察,我們就有機會更了解自我,更有力量面對下一個迎面而來的挑戰。
【治療理念】
#同舟共濟的夥伴關係
我相信諮商不是心理師以權威的角色,單方面的「告訴」來談者該怎麼做,而是透過心理專業的眼光,陪伴來談者一同探索生命故事,並藉助來談者的優勢,一同為其找到出路。我相信這是一種合作關係,就像兩人划著一艘小船,划向遠方的目標。
#改變需要時間
在國高中時期,我曾經深陷掙扎,對自我缺乏了解,對生涯感到迷茫,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困惑和疲憊。這麼漫長的歲月過去了,有些地方有改善,有些地方我還在努力著。也因為這樣,我了解這個過程是漫長且不容易的。但我相信,如果能有一個人陪伴自己一起探索,那種支持可以帶來很大的力量,也讓我們少一些迷茫與孤單。
#沒有不能說的事
羞恥與羞愧,往往成為人尋求幫助的阻礙,有時我們心中有一些難以啟齒的事,在生活中不一定找得到人可以訴說。諮商是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你放心地表達內心的想法。這裡沒有對錯,也沒有評價,任何話題都可以被傾訴。透過對話抽絲剝繭,把一團糾結的毛線球慢慢理開來。
【心理諮商專長】
人際關係
-
過度在意他人評價
-
人際關係的壓力、挫折、困難
-
討好他人、過度照顧他人感受而忽略自我
-
不自覺地逃避人際關係,難以建立、維持關係
親密關係
-
分手議題
-
伴侶間自我表達與溝通
-
難以進入下一段親密關係
-
生活習慣、價值觀差異,相處困難
家庭關係
-
手足相處
-
親職化的孩子
-
原生家庭的複雜情感、糾葛
-
與家人的互動模式造成壓力、痛苦
自我探索與成長
-
沒自信、感到自卑
-
完美主義、過度自我要求
-
對自我認同感到困惑,想深化自我認識、提升自我接納
情緒議題
-
不明原因的負面情緒
-
焦慮、憤怒、沮喪等等情緒困擾
動機與生活管理
-
拖延、缺乏動力
-
感到空洞、低落,對生活失去興趣與動力
文化適應
-
出國交換或留學,文化適應的挑戰與不確定性
-
跨文化背景或移民家庭,文化衝突與適應挑戰
【諮商取向與風格】
#探索過去、展望未來
此刻的我們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成形,長大過程中,家庭、社會、親子關係、友伴關係會型塑我們的人格。因此,在諮商中探索過去的人生經歷有助於了解現在的自己。除了探索過去的生命經驗,我們也會在諮商中瞻望未來,探索想要的人生,並且該如何抵達。
#諮商取向:人際歷程取向
我使用的是「人際歷程取向治療」,在晤談中,我注重探索人際關係與情緒,因為人的許多困擾往往都和人際關係有關,而情緒則是重要線索,指引我們方向,告訴我們該往哪裡探索。同時,我也重視我們之間的諮商關係,並且在晤談中與你討論諮商歷程中的互動過程。
# 諮商也需要磨合
許多人第一次來到諮商室都會感到不自在,畢竟對初次見面的人談心裡話,一定會讓人感到不習慣,這是非常正常的!前來諮商也像在生活中認識新的人一樣,我們需要時間熟悉彼此的個性、習慣,每個人偏好的晤談方式也都不一樣。因此,在諮商的過程中我十分重視你的想法、感受,並且經常與你確認目前我們進行得如何,是不是你想要的方向,進而即時調整。就像前面所說的,我相信這是一段合作的關係,因此我們也需要時間培養默契。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專業經歷】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區諮商中心 心田心理諮商所 實習心理師
美國密蘇里大學 身心健康中心 (MU Wellness Resource Center) 輔導員
西湖國中 輔導員
實踐國中 輔導員
【學歷】
美國密蘇里大學 教育、學校與諮商心理學系 諮商心理組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學士
【專業資格】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諮商心理師考試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