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Min Fang諮商心理師/看見心理
【心理師證照】
諮商心理師證書字號/諮心字第006276號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專業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安寧病房暨心理腫瘤業務 實習諮商心理師
彰化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實習諮商心理師
科技部計畫:從韌性到圓夢 安置機構兒少輔導員
八仙塵暴627燒燙傷專案中心 電話訪視員
中華民國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訪視志工
義務張老師(臺北中心、彰化中心)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合格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碩士
【專業訓練】
第八期 完形取向專業訓練-應用在個別諮商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 完訓
EFT情緒取向伴侶治療國際認證訓練課程 初階 完訓
哈科米愛的同在工作坊 初階 完訓
ACT接受與承諾治療 初階、進階 完訓
【專業著作】
年輕乳癌患者及其伴侶之疾病因應經驗與關係變化歷程-對偶觀點
【治療專長】
人際與感情議題:關係經營與衝突、分合抉擇、分手與修復、第三者議題、關係未明(例如暗戀、暈船)
疾病心理:重大傷病心理(癌症、慢性疾病)、疾病壓力因應、照顧者壓力、疾病衍伸關係磨合、年輕罹癌
失落與哀傷:失戀、親人離世、寵物離世、預期性失落(例如親人重病將逝世)
自我探索:自我價值、自我肯定、自卑感、競爭與比較
原生家庭:家庭溝通與壓力、價值觀衝突
情緒議題:憂鬱、焦慮、緊張
【關於我】
嗨~謝謝你點開我的頁面,讓我能透過文字與你相遇。
也許近期的你正在經歷著苦惱與波折,正在猶豫是否踏上諮商旅程,
我想對你說,願意打開自己、看看內心發生什麼事,其實是一件很勇敢的事,
若是有機會陪伴你走過生命的一段,是我的榮幸。
首先,我想先向你介紹「我的理念」以及「我這個人」:
#心理諮商的價值-不必總是完美無缺,但願是真實的自己
現在的你,可能處在各種人際、親密關係、職場、家庭中,面對不同的期望標準下,那份想要做好、想要被重視、想要被愛與被回應的渴望,推動著你日復一日的滾動向前,但難以忽略心裡那一絲「我好累!我不開心…」的聲音。
對我來說,心理諮商是一段逐漸接近內在真實的過程。你不用總是「正向」、「樂觀」、「堅強」,我會在會談中建立安全與信任的氛圍,與你一同尋找能夠忠於自己的真實、不需壓抑的狀態,這是我對於如何陪伴當事人的期許。
不需要苛責已經很努力的自己,而是可以保有「心疼自己」的權力。在這裡,你不必極盡所能的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允許自己卸下陽光的一面,我會陪伴你練習為自己點一盞燈,找回屬於你的光亮。
#不被放逐的自己-每個面向的你都值得被理解,拼湊出喜歡的模樣吧!
就如同我的名字「敏」,自小我是個對他人情緒特別敏感的孩子,面對關係中的衝突,我總是即時給予回應、優先照顧他人。受制於社會化框架,我也曾對如此易感的自己感到懷疑:「我可以直接表達想法嗎?」、「如果我生氣,會不會讓對方不舒服?」,這些是心裡常泛起的疑問。
對於特質的「允許」與「欣賞」是需要慢慢養成的。我發現「敏感」幫助我與他人建立深刻的連結,同理他人的難處,就如同一片強韌的網,接住了脆弱不堪;然而在過於替他人設想的背後,被隱藏的挫折與憤怒,也提醒著我更加關注自身需求。以彈性的眼光看見特質的一體多面,也成為我在諮商中得以運用的資源。
在諮商會談中,你可以選擇用舒適自在的步調,逐漸靠近自己,試著看見每種面向的你都是有價值的、有功能的。也許在你心中,那些用盡全力排除的特質,它們其實有著存在的理由,也期待著被你重新理解與體會,拼湊出更為完整的你。
#病房中的點滴相遇-走入幽谷,懂得人生滄桑的掙扎
我曾經歷過疾病對於生命的衝擊,打開我對離別、失落、癌症、死亡等議題的探索,也引領我踏入癌症與安寧病房實習,與許多病人及家屬相遇。在病房中,每段關係都是有限而珍貴,我帶著敬重的心,細數著每段生命閱歷留下的瘡疤,觸動於這些當事人們如何超越身體的限制,把握當下去活、去愛。
這些傾聽失落心事的經驗,促使我長出一份彈性、接納、欣賞的眼光,看待生命中的峰迴路轉。總是探尋著當事人每段辛苦背後,為了什麼理想而努力追逐?為了某位重要的人而堅持付出?每每都是一個人刻劃生命意義的獨特印記。我相信,生命固然無常,但總有熱忱流動其中,都是值得被看見的。
當面對生命裡不可避免的突襲、限制與分離,我不會強行把正能量塞給你,我想陪伴你待在雨中,你可以哭、可以怨懟、可以躺平…當你準備好了,我們一起撐起傘,也練習好好把自己晾乾。
【治療觀點】
#心理動力、客體關係-潛入內心深海,與自己悠然相遇
在諮商會談中,我將使用心理動力、客體關係的觀點,探討人在關係中如何尋求親密連結,同時又保有自我的獨立,以及在兩者之中擺盪、尋求平衡的可能性。
我相信,人在成長過程並非獨自存在,而是透過種種與他人相處、交流的關係經驗,形塑出對於自己性格的理解。我會陪伴你探索各種關係經驗,例如家庭、伴侶等,你是如何與他人相處?你喜歡關係中的自己嗎?你在關係中保有怎樣的渴求?我會陪伴你探索自己不同的樣貌,接納與整合各方面的自己;同時,也陪伴你找到在關係中舒服安心的姿態,能夠好好愛人與被愛。
在這裡,我會陪伴你長出對「自我」與「關係」的新眼光,能夠忠實得看待關係中的自己與他人,進而尊重自己。也陪伴你一同討論,當回到現實關係中,可以如何延續運用這些省思,以面對關係挑戰。
#完形取向-由遺憾走向修復,碎片也可以變成星光
當人的生命中經歷到重大的衝擊、挫折,所衍伸的情緒效應,就如同電腦螢幕上關也關不掉的視窗,不時浮現以干擾我們投入當下的經驗,當我們越強硬得想要壓抑或抵制它,它越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喚起我們的注意。
在會談中,我會融入完形取向的概念,陪伴你一同探索這些未完盡的事件。我們一起傾聽這些身體感受、情緒底下真正想表達的訊息,閱覽此時此刻的你是如何走過這些動盪,如今的你可以如何透過更為有溫柔的方式,支撐起過去曾受傷的自己,也讓遺憾可以長出不同風貌。而這些力量,其實是你一直帶在身上,卻不小心忽略的,讓我們一起把它找回來。
期待與你一起展開與自己相遇與相癒的旅程!
【專業文章】
從【媽媽得了癌症】談年輕照顧者的處境:家人生病打亂我原本的生活,該怎麼辦?
從【媽媽得了癌症】談年輕照顧者的處境:相愛難,相處更難!談疾病照顧的情感磨合與自我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