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菁 Xiaojing Ye 諮商心理師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是90年代街頭巷尾耳熟能詳的歌曲。如果詢問任何一位心靈老師或治療師的建議「什麼人適合我?我應該要找什麼樣的伴侶」,或許可以聽到的共通點是男友並非都是高富帥,女友也非白富美,更常聽到的是如師長和朋友們所說的:“要找自己喜歡的”。
我喜歡的那個人會在哪裡?
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概念或要在哪裡如何尋找,別人的建議如何會是你要的答案?又或者你會想起來,在某個朋友的婚宴上聽到兩位新人的表白,在燈火闌珊處才明白當時後的不知道竟是最吸引自己的地方,那是:
電話接起來會說「這裡是謝公館,你找那位?」的紳士口吻;
爭鋒相對立場不同的時候,對方沈默的退讓;
熟悉的洗髮精味道;
尬聊時候的幽默感;
一群人裡總是當大姐大照顧別人的人…
依循著時間軸倒轉,原來當時的不瞭解其實自己並不是完全不知情,那是隱隱約約的、直覺性、且決定性的。從自己身上搜尋可以找到那個人的軌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Mr./Ms. Right,這就像一個專屬自己的指紋。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暮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或許你接著想問,如何知道他是對的人?「認定」這件事不單指中意某個人,還有關於程序的一切,意思是『如何發生的?』:
兩個人如何『牽起手』?
第一次約會是怎麼樣的因緣際會?
如何讓你鐘意所以答應他的第二次,還有第三次邀約?
那是介於兩個人之外的中性地帶,像是完形圖裡的陰影,也是在脈絡裡隨機性和偶然發生的所以兩個人可以順利地約會、得以共同面對相處的困難和挑戰。過去可能曾聽過有人怨嘆“對的人偏偏不在對的時間”,一部分在訴說錯過的遺憾,另一部分是本文裡想表達的「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有人第一次約會會遲到?為什麼他就是不開口問我。。?為什麼他總是朋友優先?事後回想起來,那些當時的疑惑,原來也具有關鍵的決定性。
找到了你/妳,就讓我們一起慢慢走下去。
這是一個浪漫的約定;「相處一輩子」也像是一個「等待中」的(爛)主意?日復一日、柴米醬醋茶的日子裡仰賴的是“哪一天他就知道我的好!”的意志力;究竟自己需要抱持一種希望感,還是如同完形圖的邊框兩個人完整的樣子才得以被看見?諮商室裡也常聽到類似的話語:“我不知道他哪裡好,可是老媽就是離不開他”。而如今我們或許有機會知道,原來是那兩個人之間的事,在他們互訂終身那一刻認證了彼此的指紋,有一些獨特私密的訊息是他們兩個人才知道的。旁人訴諸離開和留下或許都過於輕巧,正視自己的陰影與認識自己才是相處一輩子的功課。
踽踽而行,我們一起慢慢變老讓彼此成為照亮眼前路的微光吧!
參考文獻:
Christopher Bollas (1998) Origins of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 Scand. Psychoanal. Rev., (21)(1): 24-36.
Culbert-Koehn, J. (2011) An Analysis with Bion: An Interview with James Gooch.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56(1): 76-91.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