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積極想像-四步驟模式/看見心理 林杰勳心理師

林杰勳 Jason Lin 諮商心理師


積極想像-四步驟模式/看見心理 林杰勳心理師
積極想像-四步驟模式/看見心理 林杰勳心理師

「我們會透過自願或非自願的方式進入無意識」並且可以透過「夢」跟「積極想像」與無意識對話。這次想要花點篇幅來討論 積極想像


積極想像是榮格早期發展出來的技術,是一種特殊運用的想像力的方式。它本質上是 用不同的方式跟無意識對話,所以某個層面上類似做夢,但與做夢不同的是,你在這個經驗中是 帶著意識且清醒的


根據榮格心理學家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指出,積極想像有四個基本階段:

① 清空自我心智

② 讓無意識流入這個空間

③ 加入道德元素

④ 將想像與日常生活整合


實務上,不同的工作者會將這四個階段根據自己的工作方式再轉換和整理,而我列舉的步驟是參考「與內在對話-夢境,積極想像,自我轉化」的作者羅伯特強森所提出來積極想像四步驟。


在每一次積極想像之前都有兩個前置作業:

1. 積極想像的方式,包括書寫、舞蹈、演奏音樂、塗鴉、繪圖、雕塑、或是大聲描述畫面來表達內在的意象。

2. 給自己一個獨立時間及空間,這樣才可以舒服放鬆讓一個人往內心旅遊。


以下,就以我的經驗(書寫)來說明四個步驟:

① 邀請

邀請無意識的存有浮出檯面,與我們接觸。

→將心思從四周的外在世界聚焦於內在的想像上。


② 對話

讓想像流瀉並且記錄

假如這個想像是一個角色,也可以向他提問或依據對象的行為給予反應。簡單的說就是跟想像的對象互動

不過,如果與這想像的對象互動過程中,你覺得哪裡不對,或是不喜歡這位內在人物的建議,你也有權利說不或立即停止

Tip:如果心裡面有煩心事,也許可以先把煩心的東西寫下來再開始對話

Tip2:保持放鬆地覺察,並以「 你是誰你想要什麼你有什麼要說的?」方式來展開對話


③ 價值

在想像的歷程開展時,我們必須設下一個安全限制,而我的理解就是設下範圍不讓思緒亂飛到天馬行空或違背內心道德。而我認為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在專業的陪伴和帶領下進行。


④ 儀式

這步驟與夢工作的第四步驟是類似的(參考如連結)。但積極想像的內容絕對不能行動化不能直接做出來,因為直接做出來的話大家可能會覺得你怪怪的,或者被你嚇到)。

這步驟在於把想像中的精華整合到實際生活中。簡單的說,就是問自己「今天的想像旅程,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實際生活中的訊息?」。


就以我某次書寫的經驗來說:

我想像著內在有一位智慧且有能力的老人可以給我指引,而我很想知道「我為何活著?」,雖然我知道這事情沒有人有答案,更甚至沒有答案,但我就是想知道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可以給我回饋,那個人會告訴我什麼。

他也許會跟我說「活著就是體驗」、「活著就是找尋意義」、「活著就是玩」。但這種答案沒有辦法回覆我「為什麼心裡面那麼匆忙」,我也才知道其實我最渴望的是多一份寧靜和舒適

我繼續想像著智慧老人給我一個「寧靜」的答案,而如果那個如何獲得寧靜的答案是「殺了別人」呢?

這的確是在內心裡拒絕與人往來的聲音,但卻違反了世俗道德,如果聽從這個聲音則會讓自己陷入危險。所以設限的功能在於讓自己自由奔放,但卻也不違背道德。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78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