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熟齡的壓力與調適

莊麗香 Lisa Chuang 諮商心理師

熟齡的壓力與調適/看見心理
熟齡的壓力與調適/看見心理

今天我想要來談一談熟齡族群的壓力跟調適,熟齡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而這裡我稱的熟齡是泛指45歲到65歲之間這樣的年紀。在這個熟齡的年紀裡,會有其常見的經歷與壓力,以下列舉幾種筆者比較常見的情況:


一、上有老下有小。 在熟齡的年紀會遇到父母已經老邁或甚至生病需要照顧,而有小孩的人除了要負擔養育小孩的責任壓力之外,還可能要面對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的壓力,以及工作或個人其他壓力,等於是蠟燭多頭燒。


二、體力漸退。 大約過了35歲後,基本上身體是開始走下坡,所以注重身體健康與保養以減緩衰退老化的速率是需要知道的;很多人也在熟齡階段開始遭遇身體的各種狀況,例如腸胃不佳、胃食道逆流、心肌梗塞、三高或甚至其他更為嚴重的疾病等等,身體若生病本身則便成了一個壓力源。


三、死亡相關經驗與焦慮。 到了熟齡階段,開始會陸陸續續的經驗到熟悉的朋友、同事、藝人或甚至親人等往生訊息,這會是真實感受到死亡存在的壓力與焦慮,在我的臨床經驗中,也接過好幾個因為重要朋友或親人死亡而引發莫名的焦慮或甚至身心症狀的反應,這種莫名的反應往往跟潛意識中的死亡焦慮很有關係。


四、喪親的悲傷與失落。 在熟齡階段也可能經驗父母往生離世的痛苦與悲傷,除了跟死亡經驗更貼近而有的焦慮之外,這悲傷若沒好好的消化處理,對人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曾有一對夫妻因為父母死亡的悲痛難以消化而影響了婚姻關係數年之久,一直到接觸心靈成長的相關學習與訓練才得以突破,並讓夫妻關係再度恢復。

五、熟齡危機。

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歷程會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心理學大師Erikson提出的發展任務與發展危機中,在熟齡這樣的一個階段就包含了兩個要完成的任務,一個是生產與熱情,一個是自我統整,但當發展未能如願地達成發展任務時,便會感受到一種很大的壓力,甚至會感到無意義或悲傷絕望的感覺。在熟齡階段遭遇不順遂的情況,不管是工作、感情、或人際關係等等,其機會或體力可能都跟年輕時有較大的落差,例如,對工作不滿意想要再換工作並不容易,或者親密關係品質改變,如鄧惠文醫師提出的「婚內孤獨」的說法,伴侶之間缺乏熱情與互動;又如退休或孩子離家的空巢期,都可能面臨存在意義的挑戰。


我想上述列舉了幾種比較常見的,也許還有你經驗到的卻沒有列在上面的,但無論如何,釐清與了解自己所面臨的壓力有哪些是壓力調適的第一步,接下來才是思考與運用各種資源來協助自己的調適。在這些壓力之下,常見的是沒那麼清楚自己的壓力,反而是有較多的情緒困擾,例如憂鬱、焦慮、失眠等等,或者有人感受不到情緒困擾,卻不斷的出現各種身心症狀,但就醫檢查卻都很正常,這往往跟潛藏的壓力情緒有關。


一般而言,壓力調適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建立人際社會支持、積極參與有助益的社交。 好的人際網絡,除了愉悅身心之外,也能適時提供支持並紓解壓力與情緒,例如筆者的親戚在原本枯燥的孤獨生活中,因為加入了歌唱社,除了從唱歌的興趣培養獲得一種樂趣與成就感之外,也和歌唱社的朋友會互相聊天、出遊踏青,整個人的神采變得與以往大不相同。


二、維持有益身心靈健康的活動習慣。 例如瑜珈、游泳、慢跑、散步、唱歌、跳舞等等,都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三、閱讀心理成長書籍。 像「西藏生死書」、「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等書,對於死亡焦慮或失落悲傷等情緒也很有幫助。


四、充足睡眠與休息、保持身體健康。 人是個有機體,面對壓力也需要有好的底子,睡眠休息充足與健康的身體都是重要的因子。


五、學習並運用各種調適情緒與壓力的策略。 例如肌肉放鬆法、冥想靜坐、正念放鬆等等,這些都是能夠減緩壓力與情緒的好方法,若能熟悉這樣的方法,並在平常有需要時運用,甚至是變成日常的一種習慣,都能夠提升壓力的因應,有助於身心健康。


六、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在專業的協助下可以釐清壓力源、認識自我、調整認知與期待、處理潛藏的創傷、焦慮等情緒,改善壓力源與提升壓力因應策略。若您已經深受情緒壓力困擾已久,請勇於尋求協助,以突破現有的困境,為自己創造有品質與滿意的人生。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103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