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越努力放鬆卻越緊張,催眠師教你深度放鬆三訣竅
林杰勳Jason Lin 諮商心理師
小華是個長期作息規律的人,他的規律是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按照著自己的記事本所安排那樣進行,而對他來說這種步調和方式可以完成想完成的事情,並且可以安穩的過好每一天。但是,總是會有些出差錯的時候,而這時候小華就會顯得特別的焦慮和緊張,而對他來說也知道要讓自己放鬆,所以他也很習慣性的把放鬆行程(跑步)放了進來,而這雖然讓他在跑步的時候真的有放鬆到,但是平常遇到出差錯的時候還是容易感到緊張。
對於很多人來說放鬆真的是一輩子的功課,有人常常肩膀痠痛,有人常常緊張焦慮到睡不好,而這些生理以及心理症狀都在反映身心無法放鬆的狀態。而這會讓我想到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到「現代人的旅遊也要把放鬆活動(比如按摩)當做一個行程,因為不這樣做就無法放鬆」,且不提這句話裡面的矛盾點,但卻反映著現代人對於放鬆的渴望。

這邊想要教你深度放鬆三訣竅:
1. 要先知道放鬆是個狀態而不是個目標 放鬆是一個當下的感覺,而不是一個追求的標。也就是說,我們要去創造以及享受當下所營造出來的狀態,而不是當作一個未來才會發生的目標追尋。簡單來說,就是要享受當下,而每一刻的享受都會帶來身心的舒暢以及放鬆。
2. 放鬆是個身心都輕輕的感覺 放鬆是一種身心狀態都輕輕的感覺,而這個用催眠的語言來說就是一種「眉頭鬆鬆的、肩膀鬆鬆的…而這種感覺就像是你躺在軟綿綿的床上那麼的舒服放鬆…」,而為了讓自己有這種輕輕的感覺,除了用催眠的方式之外,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創造屬於自己輕輕的活動,比如按摩眉頭以及肩膀、坐在草地上去享受日光浴等。
3. 放鬆是一種注意力半集中的狀態 放鬆是一種把注意力放在某件你想做的事情上面,但卻不是那麼用力地做。比如你想要打一份報告,但是請用七分力氣做,這邊指的力氣是指全身肌肉的力氣,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讓自己的身體可以多一點放鬆的狀態,而不是緊繃的狀態做事,這樣可以讓你在做事的時候不會那麼不舒服,而可以慢慢地體會放鬆的感覺。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