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看見小編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林嘉琳 Stephanie 諮商心理師


人和人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們站在彼此眼前, 卻始終不懂對方的處境。


H是個中年女性,是大家庭中的長女。 在初次見面的自我介紹中說,她說: 我很擅長照顧,小時候照顧弟弟妹妹, 結婚後照顧丈夫公婆,後來還因為照顧這個家辭去工作。 為了有更多時間照顧家人,H婚後一直維持接近平頭的短髮、 身上的穿著總是不合身、超商買來的麵包就是她忙碌生活的主食、 話題八九不離家人......


H說: 每天一睜開眼很自然的都在想家裡的事,我不怕幸苦,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家變的更好。但是公婆去世之後,老公就把家裡當旅館,每天早出晚歸,後來連飯都不回來吃。不謝謝我就算了,還嫌我煩。我真的不明白,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何老公的反應卻像是我錯了?


說到這裡,你是否也跟H一樣困惑呢?


試著從以下觀點來理解看看吧。 1. 練習放手或許是改善關係的第一步。很多時候我們會不小心掉入以愛為名的各種圈套之中,「為了你好,所以不需要獲得你的同意」即是其中一種。把人生的主導權還給對方,在關係中主動留白,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長出屬於自己的樣子吧。

2. 練習辨識行為動機是為了對方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有時候「表面上聽起來是為了對方,但其實是為了自己的狀況」。H很擅長扮演照顧者的角色,給予和付出的過程讓她感受到被需要的價值,竭盡所能提供協助,好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個好妻子、好媳婦、好媽媽。

3. 練習覺察行為是否和原先的意圖一致。就像H強調自己這麼做全是為這個家,一點私心也沒有,願意犧牲時間、睡眠、健康等。或許H沒有意識到當這樣的想法浮現在腦海的時候,她即是以一種軟性的姿態,逼迫他人妥協,這些幸苦的付出卻終究無法為她帶來更美好的家庭關係。

4. 練習把生活的焦點回到自我照顧上。因為失去自我的人,通常會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重要他人身上,希望對方實現自己完成不了的夢想。所以,愛絕對不是失去自己,活出最好的自己,才有能力延續好的磁場。


#健康付出的快篩,你能做到以下的哪幾項? ➪ 明白適合自己的不一定適合對方 ➪ 不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強加在對方身上 ➪ 可以接受對方拒絕你的幫助 ➪ 幫助不是為了獲得對方的感謝或回報 ➪ 願意聆聽對方接受幫助後的想法


備註:以上內容為自編撰寫或經過匿名化處理。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43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