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你說的那個人那麼好,不是我吧?

林杰勲 諮商心理師


「你說的那個人那麼好,不是我吧」,這句話常常在晤談室裡面從個案口中講出來。而我也發現,這好像是一個現代人的疾病一樣,很容易蔓延開來,從平常的朋友間互動,到情侶間打鬧,甚至到學校、職場裡面的關係,都很容易聽到這類似的話,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會讓一個人說出你說的那個人不是我吧這句話。


這邊從Pauline R. Clance和Suzanne A. Imes(1978)提出的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來說明。簡單來說,這是從研究裡面所發現的,有些高成就的人,他們難以發自內心感覺自己是成功的,並且常常會有無法將功勞歸於自己,即便最後結果是好的,他們還是會說「這是運氣好,不是因為很厲害」



通常這樣的人在晤談室出現,都可以聽到他做了非常多的努力,甚至也很成功的達到某些目標,但最後就會說「還不夠」,因為真的覺的自己很差,但在晤談之後,慢慢地才知道其實底子裡面有個「不努力會被拋棄」的念頭,也就是會覺得自己很差,連努力都不做的話,很容易讓自己被這個世界(或其他人)給拋棄了,這是一種根深柢固的害怕。而有一些人的確容易有這個狀態,比如完美性格的人,所以對他們來說,要把所有事情給做到盡善盡美,是為了讓自己可以感到內在的舒服,但也因為需要常常做更多,所以讓自已的身心受到影響,而容易有焦慮、強迫或憂鬱的症狀出現。


如果可以的話,當有這個聲音出現的時候,也反問自己「如果真的有那麼一丁點是我的功勞的話,那可能會是什麼?」,用這個方式去平衡自己內在聲音的困擾,再進而給自己點空間去聽聽對方想要表達給自己的話是什麼,也許對方想要給的肯定,真的是很棒的回饋,讓自己在這樣的互動中得到正向的滋養,並且改變不好的循環模式。



歡迎加入及推薦看見心理Line@ 隨時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與文章

同時也可以使用Line@詢問及直接預約我們專業的心理師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看見心理的好文給朋友喔 😄

想常常收到心理好文嗎? 把「看見心理」的LINE分享給朋友➡️ https://line.me/R/ti/p/%40seeingcounseling

或者搜尋「看見心理」的LINE ID➡️@seeingcounseling


72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